現(xiàn)在很多人都說,結婚不幸福,是因為還沒有等到那個對的人出現(xiàn)。
在他們眼中,對的人就是完美愛人,這意味著對方的行為和思想跟自己想象的愛人完全一致。
暫且不說完全沒有可能,但是生活在柴米油鹽的夫妻,怎么可能不食人間煙火、完美無缺呢?
戀愛是帶著濾鏡的美好,而婚姻則是見“真我”的生活。
當兩個人都原形畢露,自然而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這就考驗了個人對愛人的接受程度。
每個人的忍耐底線不同,沒有標準答案。
但感情的好與壞,每個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婚姻的真相:要么離開,要么忍讓
網(wǎng)上有個案例,女方因為某天回家看到沙發(fā)上有亂扔的臭襪子,提出了離婚。
女方是一個愛干凈、容不得家里有一點點凌亂、有些許潔癖的人,而她經常會在家的某個角落撿到丈夫的臟衣物。
有一次大掃除的時候,在沙發(fā)底下她撿到了這只臭襪子,她一下崩潰了。
不知道多少次撿到了亂扔的衣物,上次是長衫,這次是襪子。
她感覺自己那么認真收拾家里,丈夫卻始終沒認真對待,當天晚上就提了離婚。
很多人都說她矯情,覺得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忍讓一下就行了。
但她很堅決的說:“我忍了三年了,不想再忍了。”
有的人,無論如何也會忍不了對方的壞習慣,于是走著走著就散了。
美好的感情,往往需要雙方小心翼翼的呵護,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這需要兩個人不斷地調整自己、包容與忍讓對方,作出一定程度上的犧牲,才能夠塑造一段美好的婚姻。
電影《只有蕓知道》里的林太太,對即將結婚的羅蕓囑咐到:
“長久的夫妻,就是能熬。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磨合和忍,忍過了那些可以忍的,剩下的就是相濡以沫。”
林太太還說起自己和丈夫林先生的故事。
林先生是文人,除了畫畫,家里一切事情都是林太太自己打理。
有一次她回娘家兩天,回來一看,廚房的洗水池堆滿了臟碗,螞蟻爬到一堆臟碗上,可丈夫跟沒看見一樣。
她看到那一刻,真的想馬上離婚,離開這個家。
但冷靜下來后,她發(fā)現(xiàn)這些是她能忍受的缺點。
可要換個男人去忍那些她忍不了的事情,那對她來說,只會更糟糕。
婚姻里沒有完美不會犯錯的伴侶,每個人都有缺點、有不足。
關鍵是要分清楚:哪些是忍受不了的缺點,哪些是可以忍受的缺點。
我們總想跟一個全都是優(yōu)點的人結婚,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
當你嫁給一個人,就是嫁給了他的缺點。
好的伴侶,是需要在生活瑣碎中不斷的磨合、妥協(xié)和接受,一路諒解和包容。
婚姻的真相是:要么離開,要么忍讓。
幸福婚姻的真相是:擁有忍受差異的能力
《愛的進化論》書里講述一對夫妻從相識相愛,到婚后相處的各種細節(jié)。
作者阿蘭·德波頓點出了愛情邁向婚姻到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
在愛情觀上有兩種理論,一種是浪漫主義的愛情觀,強調好的婚姻要遇見對的人;
而另一種是現(xiàn)實主義,強調好的婚姻要忍受雙方的“差異”。
書中的主人公拉比就屬于前一種,他是浪漫主義者,認為婚姻是幸福浪漫的。
拉比在三十一歲時,作為建筑師的他,在工作中認識了勘測師柯爾斯滕。
柯爾斯滕的聰明善良,勇敢堅強深深地吸引了拉比,兩人很快陷入了熱戀。
戀愛六個月后,扎比選擇了求婚,他渴望與柯爾斯滕相守一生。
身處熱戀的人們,總會在情到深處時為對方許下相守一世的諾言。
但年輕的人們對“愛”和“婚姻”這兩個詞的理解,往往還不夠深刻。
求婚,更像是拉比為一時的激情做出沖動的決定。
在熱戀過后,婚姻生活里的瑣碎會消磨之前的一切甜蜜。
婚后不久,剛剛結束蜜月期的兩個人,就為了一個玻璃杯吵架了。
因為柯爾斯滕喜歡小巧的款式,而拉比更喜歡大酒杯。
兩人站在商場的走道上,為了要買大酒杯還是小酒杯而爭吵不休。
柯爾斯滕覺得“這種小巧的款式跟盤子更配。”
而拉比“覺得大酒杯看上去更清爽。”
……
然而二十分鐘過去,在不斷指責對方后,他們放棄了購買。
生活中很多夫妻吵架,不是因為什么大事,反而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看起來無傷大雅的事情,但積累的多了,也會傷感情。
就比如某天晚餐的預定時間是八點,那幾點坐車出發(fā)?
柯爾斯滕認為:最好讓司機七點來接他們,雖然餐廳離家不遠,但可能會堵車。
而拉比則覺得:預定八點晚餐,可以晚點到,出發(fā)前,他還可以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預訂八點的車。
小小的事情就看出兩人的意見分歧很大,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但任由它逐漸變大,也許倆人會分道揚鑣。
事實上,婚姻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分歧,每個分歧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不被看見的訴求。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相愛容易相處難”。
當熱戀的濾鏡消失,結婚后倆人會因為生活這柄鏡子,差異會越來越明顯。
這時候,你有可能會想“是否遇錯了人”,但現(xiàn)實是你該如何在妥協(xié)和接受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決定了感情是走向決裂還是圓滿。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最合適的伴侶,因為伴侶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志趣相投。
真正合適的人不是追求浪漫主義說的天作之合,而是應該討論你我各自的差異,在妥協(xié)和接受之間找到平衡點,擁有忍受差異的能力。
幸福的婚姻,都懂得忍耐對方的“不完美”
關于婚姻,很多人都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然而我更認可“婚姻是愛情的歸宿”。
決定一段感情走向決裂還是圓滿,往往不是發(fā)生了什么問題,而是如何看待問題。
同樣是吵架,有的情侶越吵越恩愛,而有的情侶直接走向決裂。
同樣是習慣不同、吃飯的口味不同,有的夫妻結婚多年依舊幸福美滿,而有的夫妻因為丟在沙發(fā)的衣服、一頓飯就無法忍受對方。
相守永遠都要比相愛更難,好的婚姻,就是在一定限度上的妥協(xié)和忍耐。
畢淑敏說:“婚姻是需要忍耐的,長久的、持續(xù)的、充滿定力的忍耐。”
忍耐彼此的蒼老和怠慢,忍耐性格的差異,忍耐生活習慣的迥異。
要說起現(xiàn)實生活中,我最看好哪對恩愛夫妻,莫過于家里那位老叔叔。
他平時喜歡喝點小酒抽點煙,下幾回象棋,跟鄰居們閑聊天。
而恰巧嬸嬸最討厭煙酒味,每天晚上回家叔叔準會喝得大醉,滿身煙酒味,嬸嬸就每晚十點準時在家門口等他,狠狠地罵上一頓。
但是罵歸罵,她還是會攙扶著叔叔回房,幫他清理干凈,一大早就準備早餐,好讓他吃好上班。
而我叔叔也總會給嬸嬸驚喜,買件新衣服、面膜,名美其曰:生活總需要愛情的滋潤。
就這樣,兩人走過了三十年時光,到現(xiàn)在兩個人依舊是我心目中的“模范夫妻”。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話:好的婚姻,都懂得忍耐對方的不完美。
就像劉嘉玲說的那樣:“長久的婚姻,一定是互相忍耐。”
她跟梁朝偉兩個人,一個外向愛社交喜歡熱鬧,一個性格內向喜歡安靜。
這樣性格迥異的兩個人本來不可能在一起,可他們在一起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光陰。
婚姻恩愛的秘訣,就是忍。
你在忍對方的同時,其實人家也在忍你。
每個人就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地方,沒有人能和你的生活理解、需求完全相同。
而婚姻需要的正是忍耐對方的不完美,但這并不是不限制的忍受對方,而是相互包容,彼此讓步和成全。
要知道,婚姻并不是結了婚就完事,而是結了婚才真正開始。
婚姻是對兩個人感情的考驗,需要克服對彼此的厭倦和不滿。
希望每個人都懂得在相互忍耐、包容中找到適合的相處方式,最終白頭偕老,成全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