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的師徒幾人當中,最不起眼的就是沙僧了。
如果說取經團隊成員是沙僧現任職位的話,那天宮的卷簾大將就是他的前任職位了。
卷簾大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而且是首席貼身保鏢。
天宮可以說是一個很典型的機關單位,沙僧又是在天宮的一把手身邊工作,可以說這段機關工作的經歷賦予了沙僧一些特有的個性特點和處事方法。
沙僧曾經在玉皇大帝身邊工作過,所以自然見多識廣。
比如師徒幾人在看到人參果時,別人都不認識,唐僧不認識,孫悟空不認識,豬八戒不認識,就沙僧認識。沙僧說他曾經在蟠桃宴上看到有神仙拿這個給王母娘娘祝壽。
三借芭蕉扇的時候也是,當孫悟空領著天上的眾神仙駕云而來,唐僧都不認得。
沙僧就一個一個地師父給介紹,這是哪位神仙,那是哪位神仙, 一共好幾十位神仙,沙僧都介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西游記》里也特別說過:“沙僧是靈山大將,見的事多”。另外沙僧除了見多識廣,還很有眼色。
在經過西方名寺布金禪寺的時候,寺里的很多僧人聽說有遠從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就紛紛來看。
當時師徒幾人正在吃飯,唐僧、悟空、沙僧都吃的比較斯文,只有八戒吃的狼吞虎咽,饅頭、素食、粉湯一攪直下。
沙僧的眼溜,看見這種情況,就趕緊暗暗把八戒捏了一把,提醒他注意形象。沙僧也的確是見多識廣,而且很有眼色。
沙僧曾經在天庭這樣的機關單位工作過,所以也很懂得明哲保身。
在整個取經途中,孫悟空打死了很多妖怪,豬八戒也打死了不少,而沙僧只打死了一個妖怪。
這還是因為對方要冒充沙僧本人去西天取經,觸及到了沙僧的根本利益,這才出手打死的。
三打白骨精的時候也是,八戒對唐僧挑撥,說孫悟空濫殺無辜,唐僧在趕走孫悟空的時候,沙僧在旁邊也沒有求情。
后來還惹得孫悟空抱怨,后來沙僧在遇到唐僧要念緊箍咒的時候,才知道勸了。
除了明哲保身,沙僧做事還很穩重。豬八戒經常把妖怪當好人,沙僧每次看情況不對就攔著,說“不知道是吉是兇,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們先去看看再說。”
也許是在機關待久了,沙僧無意中也養成明哲保身和做事穩重的性格來。
沙僧平時很低調,話不多,可是真正到需要說話的時候,他也很會說話。
幾位菩薩在試師徒幾人禪心的時候,女主人一定要在師徒幾人當中招一個女婿。
唐僧就一個徒弟一個徒弟的問,孫悟空是直接拒絕,八戒是假意推諉,只有沙僧說的既有道理、又有溫度。沙僧說:
“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我承蒙菩薩勸化,皈依沙門,等候師父。自從師父收了我,又承您教誨,我跟著師父還不到兩個月,更沒有取得半分功果,怎么敢圖這個富貴!我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干這欺心的事。”
可以說沙僧的回答既表了決心,又表達了對唐僧的感激之情。
還有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假悟空打了師父,搶了行李,大家還以為是真悟空干的。
八戒聽了就要去拿行李,唐僧沒讓八戒去,而是讓沙僧去的。沙僧到了花果山是這么勸說的:
“上告師兄,之前確實是師父性子急躁,錯怪了師兄,把師兄咒了幾遍,逐趕回家。一則我們沒有勸解,二來也是因為師父饑渴去找水化齋。……
我們后來救轉了師父,特來拜望師兄,要是不恨師父,還念以前師父救你的恩德,請跟小弟我帶行李回去見師父,咱們一起去西天取經,以成正果。
要是你心里怨恨深,不肯一起去,還請師兄千萬把包袱給我,師兄在這山上,有桑榆晚景之樂,也是兩全其美。”
你看沙僧先安撫悟空的情緒,先說師父和自己的不是;再提唐僧曾經對悟空有恩的事兒;最后又提出了兩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可以說是層層遞進,既照顧了情緒又講清了道理。沙僧可以說是很會勸人了。
沙僧話不多,可每次提意見都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來。
比如路過烏雞國的時候,唐僧做了一個夢,夢到國王被人害死,請他伸冤,在夢里國王還留下一個東西做信物。
唐僧跟徒弟們說了這個夢,悟空認為是真的,八戒認為是假的。沙僧就說:“真也好,假也好,我們點起燈,開門看看就知道了。”
結果悟空打開門,大家一看,果然看到國王留下的信物。
后來在收紅孩兒的時候,孫悟空一直打不敗紅孩兒,悟空、八戒就在那兒七嘴八舌地爭講討論。沙僧聽了就笑,悟空問他,沙僧就說:
“我雖然降不了妖,可是那紅孩兒手段不如師兄,槍法不如師兄,只是會噴火,那我們就用相生相克拿他,不就行了。”悟空一聽,果然有理,就趕緊去找水克火了。
還有次要過通天河,陳家莊的人說通天河下雪已經冰凍了。唐僧聽說就要趁著冰凍從河上過,陳家莊的陳老說怕不行。
幾個人意見不一致,沙僧說:“走也不是話,不走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不如我牽了馬,請師父親自去看看。”大家聽了果然有理,就去看了。
你看,沙僧要么不提意見,只要提出一個意見來,大家就都很認同。
最后總結一下沙僧的幾個特點吧:
01 見多識廣,有眼色
02 明哲保身,做事穩重
03 平時低調,但該說話時也很會說話
04 善于提建設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