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木雕觀音菩薩像。高達兩米,雕刻之精、造型之美、體型之大,實為罕見,可稱精美絕倫。觀音菩薩,相貌端莊慈祥,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1/2219/36908161_16_20230523114055131.jpeg)
彩繪武服陶俑。唐代物品,1972年陜西禮泉鄭仁泰墓出土。墓主參加過唐高祖李淵的晉陽起兵和太宗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死后陪葬昭陵。這對俑分別身穿武官禮服及鎧甲。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1/2219/36908161_17_20230523114058647.jpeg)
北京定陵萬歷孝靖皇后鳳冠。高27厘米,口徑23.7厘米,重2300克。冠的內胎用漆木絲扎制,通體簇各色珠寶。前部接近頂端有九條金龍,每條龍的口中銜著“珠滴”。下面為點翠八鳳,當取九鼎之意,象征著九州之最高統治者的夫人。冠后底部左右懸掛著翠扇式翅葉,點翠地,嵌金龍,再加上各色的珠寶花飾,集中顯示了明代鑲嵌金銀細工的發達。最引人之處是在金碧輝煌之中突出了天然寶石的美質,從而豐富、自然、富麗堂皇,令人充分感到人工和天然的完美結合。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1/2219/36908161_18_20230523114100163.jpeg)
明代瓷器。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右側這件嘉靖五彩瓷罐,秾艷熱烈,填筆簡樸自然,天地式蓋,寶珠形鈕,圓唇,短頸、豐肩,圓腹,腹下漸收,內圈足。肩部繪蓮瓣紋,腹下部繪蕉葉紋,罐蓋和腹部以多色釉彩描繪出荷花、水藻和游魚等圖案,魚戲水草之中,怡然自得,整體圖繪疏密有致,可謂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嘉靖官窯五彩器的盛行,可能與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辟邪有關。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1/2219/36908161_19_20230523114101631.jpeg)
銅鍍金輪船模型鐘。產于19世紀末,法國制造,高38.5cm,寬44cm,厚18cm ,此鐘做成輪船模型狀。船身置于綠色大理石座上,甲板上有兩個圓筒,前面的圓筒上嵌風雨寒暑表,后面的圓筒上嵌兩針時鐘,通過表盤的弦孔上弦。兩圓筒之間的煙筒頂端水平放置一指南針。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蔡侯申方壺。為盛酒或盛水器,蓋上為鏤空的蓮瓣狀裝飾。頸部有兩個大獸耳,腹部作十字分欄裝飾。頸部和腹部的上半部有細小的蟠螭紋,底有4個動物形足。壺頸部內側有銘文。蔡是西周時期周武王的弟弟叔度的封國,后因叔度參與商朝后裔武庚的叛亂,被周公流放。自春秋中期以后,蔡國逐漸被楚國控制,其文化面貌受楚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器物的造型和裝飾也多為楚國的風格。這件方壺的造型和裝飾基本與楚器相同,而其蓮瓣蓋樣式則是受到三晉風格影響的結果。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虎鈕青銅罍。春秋時期物品,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罍,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詩經·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圓形罍造型為斂口,廣肩,豐腹,圈足平底。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司母戊方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陽市郊出土,因鼎身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代表作。此鼎形制雄偉,重832千克,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鼎身呈長方形,口沿重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余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云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耳側以魚紋為飾,四只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昭陵之青騅。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陜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六駿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的體態、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情景。每幅畫面都告訴人們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上圖為第二駿“青騅”,蒼白雜色,為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乘。青騅作奔馳狀,馬身中五箭,均在沖鋒時被迎面射中,由此可見駿馬飛奔的速度之快。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秦俑、銅車馬。陜西臨潼出土,手法精巧,技藝卓越,令世人贊嘆。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關天培監制的大炮。為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地抗擊外敵入侵。1836年由關天培監制的大炮,重3000斤,射程約1000米,愛國官兵曾在虎門保衛戰中用它抗擊英軍。虎門保衛戰后,當地父老將部分沒有親屬認領的陣亡官兵的遺體就地安葬,兩年后,又按照當地風俗,將遺骨起出,用陶罐裝好,合葬于沙角山南麓的白草崗。這些戰死沙場的英雄們雖然無名,但他們的事跡卻流芳千古。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 [轉載]國家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傳世國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黃庭堅書法(局部)。黃庭堅為宋代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生于1045年7月,英宗治1067年升至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1105年11月死于宜州。他一生擅長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陋習,開一代清雅文風。
喜愛收藏,也就對博物館情有獨鐘。2010年底竣工、2011年3月開放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2層,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博大精深,文物薈萃……徜徉于歷史與現實的長河中,無不驚嘆華夏文明的輝煌與燦爛、精致與華美……游覽中,可用相機自由拍攝,但不可使用閃光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