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從醫歲月,平日里,經常遇到四五十歲左右的婦女,來就診更年期綜合證。一般大夫常用滋陰補腎的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二仙湯加減治療,亦是有效有不效的。反正臨床上不效的多。
我看病一向愛追求高效,慢了只覺得對不住病家。考慮此病的病狀病機,我還是用老辦法循經而治,走方證對應的老路子。
2014、12。王婦,43歲,昌樂人。經友介紹,特請我給看一看病。
一見面,就說近一年半時間,先后多家醫院求治,沒有明顯改善,屢找中醫開湯藥佚治不驗。患者被折騰得不可名狀,平時老是和家人吵架,反復嘮叨同一句話,“花了一萬八千塊錢了”,信心若失。
我問道呢?西醫說什么病呢?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低、腸痙攣、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中醫說什么病呢?滔滔不絕說起來了,告訴我:一說氣血不足、一說肝胃不和、一說驚嚇致病、一說肺胃有痰、婦科病。怎么治的呢?排痰、排寒、補氣、補血等等。我的天啊,她的一系列描述有些定位模糊,但這樣的邏輯,似乎也可以理解。
洞察人生百味、人間煙火。其中就診的兩位中醫均是我耳熟能詳的,曾來我處造訪過,彼此算是熟知,一老一少醫道庸常。此時若再以醫術這個虛名來橫加評論,怕是有損了自己身份。我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真是受苦受委屈了”。但老實說,一個好的中醫不可能看好100%。能看好60-90%就很好了。你也要體諒醫生的難處啊。
一直以來面對一眾患友,我并沒有指摘夸大同道們的錯誤,更沒有如此喜好和習慣,也免得日后口舌相加。
主訴:胸脅脹,頸肩背酸脹疼痛,時刺痛,有走竄。諸癥右側為甚。下肢抽筋脹痛,關節熱脹酸疼。發熱頭疼,還陣陣轟熱出汗,惡寒怕風,手麻,
望:患者形體瘦小,氣力不夠,身弓腰彎。面色黃暗少華,眼神飄忽不定,神情郁郁。
聞:言多瑣癥,聲音低微,老是看啥都不順眼,聽啥都不順耳,沒事找事,郁郁惡對人,一直悲傷哭泣。
問:心煩躁急,口咽干渴、口苦,心慌,失眠多夢忘事,膽小害怕。易感冒,整天昏昏沉沉,乏困思睡,頭暈睜不開眼。手足冰冷生凍瘡、四肢疼痛、麻木不適,覆衣汗出,脫衣畏風冷身癢。惡心嘔吐,吃不下飯,胃口脹滿,吃飯更脹。大便干結,3、5天一下。素貧血、低血壓,皮膚干燥,手掌粗糙有裂口,指甲頭發干枯易斷,經前乳脹,月經已一月多未來了。
切:脈沉細。
患者問這么些病有沒有好辦法?先給你吃一顆“定心丸”,你來找我看病也算是聰明之舉。這是典型的更年期綜合癥,吃我的藥,我保證你能很快有效。患者一臉的高興,那就好,那就好啊。
一些有真正實力的中醫神奇之處就在于辯證,只要辯證對了,下方準了,治療效果是非常之好。一般的大夫往往注重局部而忽略整體,局部的癥狀得到了部分有效的緩解,結果往往是只圖一時之快而已,而整體的身體狀況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轉變。也不是各醫院幾乎千篇一律的方法,千人一劑的某些廣告藥?獨特療法?祖傳特效方劑。真正能治病的,從中醫角度說:治病不但要治其病,更要治患病的人,標本兼治。
此病患,日漸情志不暢,少陽樞機不利,肝氣郁結。肝郁抑脾,升降相逆,飲食少進,生化無源,氣血不足,機體失于濡養。營衛虧虛,不御外邪而致諸癥發生。
我也
柴胡桂枝湯治太、少兩感虛證,補虛第一良方,善療“肝氣竄痛”。《傷寒論》第146條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類聚方廣義》“治心腹卒中痛者。治疝家腰腹拘急,痛連胸脅,寒熱休作,心下痞鞭而嘔。”一方三用,妙哉。
經過粗略思考,我想到了兩個合適的方,予柴胡桂枝湯合麻附子辛湯加減。
方:柴胡根12g
這也是之前想盡辦法給出各種折衷的最佳方案,水煎取藥,遵醫囑而去。事后未再復診。
前天,患者丈夫因慢性腎炎來求醫治,這才知道原來是對路子了。表態:
7劑即有此效而告愈,實乃神速。實踐證明,運用經方循經而治無所不能,關鍵之處在于識人,識病,識經方,識六經,如是則百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