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笑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暑假已過半,有些孩子肆無忌憚地睡到自然醒,昏天暗地地玩,在游戲里廝殺,動漫里神游,怡然自得地吹著涼涼的空調,吃著冰鎮的西瓜……
不過,萬事都要有度。家長們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讓孩子虛度暑假,不然,等新學期開學,才發現,當自家孩子沒心沒肺地傻樂了一個暑假的時候,別人家的早就在暑假悄悄變了形。
暑假里,孩子們很容易養成許多壞習慣,對身體和學習都很不利。本來還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一不小心被人家甩了十萬八千里遠,只能悔不當初。
以下暑假最容易養成的4大壞習慣,看看是不是也中招了?在剩下的時間里趕快改改吧!
寫作業像打游擊
很多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就喜歡拖,每次都要磨蹭到晚上8點半,甚至是9點以后才開始寫,上學尚是如此,假期就更加更加喜歡拖了。
經常會說明天再寫吧,等到了明天,又不想寫再推遲,直到開學前幾天,才開始夜以繼日的趕。
很多孩子覺得暑假這么長,下個星期再寫都不遲,何況是明天就寫,結果一拖再拖。
即使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寫了,可心思完全不在作業上,最多堅持15—20分鐘,然后就一會出去倒杯水,一會去上個廁所。完全沒有時間概念,能2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硬是被拖到了5個小時。
很多老師不會去檢查暑假作業的質量,而是只是看看孩子到底寫了沒有。這樣就會讓孩子產生僥幸心理,覺得隨便應付一下就可以。
于是孩子答題非常不規范:不寫題號;數學應用題也不寫“解”,得出結論后也不寫“答”;格式混亂,解題過程跟草稿紙上的演算一樣龍飛鳳舞。
整個暑假中,寫作業就像打游擊一樣,開心的時候寫的時間長一點,不開心的時候寫幾筆就去玩,平時在學校養成的好的答題習慣、書寫習慣都漸漸丟了。
【建議】
做家長的一定在這個時候不能心軟,一旦發現孩子對暑假作業敷衍了事,一定要讓他們改正。
和孩子說好,暑假作業必須像對待平時作業一樣認真。同時我們也要去檢查他們的暑假作業,如果發現孩子書寫錯亂、為了省時間而少寫步驟一定要讓他們改正。
必要時可以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比如發現的錯誤較多,就減少他們的游戲時間等。
進入“冬眠模式”
夏天外面太熱加上今年的疫情,孩子們自然懶得出去玩,雖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減少外出也不錯,在家挺安全的。
但是孩子呆在家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看電視、玩手機,導致孩子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連帶著吃飯、學習……什么都跟著亂了。
孩子看太多電視、玩太長時間手機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老是窩在家里,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
這樣一來,孩子不僅容易發胖,精神狀態也不會好,常常是一副懶散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明明是夏天,但是孩子整天呆在家里,就像動物進入了“冬眠模式”,宅在家里不可怕,可怕的宅在家里會讓孩子變得懶散、沒有活力。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結束,孩子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由于原來的生物鐘已經打亂了,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多折騰啊。
【建議】
幾乎每個小區里都有一幫“閑置”在家的孩子,不妨和他們的家長商量一下,把孩子們組織起來,每天固定一兩個時間段讓孩子們到樓下集合,再跟他們一起設計些集體游戲,比如尋寶游戲、跳繩比賽等。
現在很多社區都會定期組織各種活動,而且不局限于假期,我們可以主動和居委會聯系,讓孩子多參與。
只要父母真心想帶著孩子出去玩,肯定能想出很多辦法。
大吃大喝變成“大胃王”
偏食挑食變成“豆芽菜”
暑假期間,許多孩子作息不太規律,晚上貪玩不肯睡,爸爸媽媽有時也會心軟縱容。這樣一來,孩子可能從一日三餐變成一日兩餐。
孩子早晨起晚了,可能就吃早午飯了。有時孩子10點左右吃了早午飯,下午3點多肯定餓了。
可是,這會又不到晚飯時間,自然是零食來湊。許多零食都是高熱量食物。不知不覺間,孩子可能就攝入過量熱量。
還有的孩子因為家里飯菜種類比較單一,加上假期運動量不足,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眼看著越來越瘦弱,胸前肋骨清晰可見,細胳膊細腿跟麻桿一樣,一副弱不禁風、一推就倒的模樣,實在讓家長頭疼不已。
因此,爸爸媽媽假期在管好孩子學習的同時,還是要保證孩子的規律飲食,一日三餐或四餐依舊要定時定量。
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孩子的早餐要吃好、吃飽,也要吃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這樣腸胃會更加舒服。
【建議】
假期在家,不讓孩子吃零食的確有些殘忍。但是,爸爸媽媽們要學會機智變通。
比如,酸奶和冰激凌一樣涼爽可口。糖果、巧克力等零食,熱量高,夏天吃起來會膩。而夏天水果極其豐富,爸爸媽媽不妨為孩子準備一些水果,或將水果混合,配上酸奶為孩子制作水果沙拉。好吃又健康,全家人都可以吃!
即便吃健康的好零食,我們也要控制熱量總量,以免孩子體重蹭蹭地往上漲或者影響了正餐,導致營養不良。
積懶成笨惡循環
在平時上學的時候,本來孩子已經可以獨立完成很多事情了,但是暑假待在家里,尤其是在爺爺奶奶照管的情況下,孩子容易變得事事依賴。
由于不用出門見老師、同學,孩子就會變得不修邊幅,起床不疊杯子、甚至不刷牙、不洗臉。
本來暑假中孩子就吃了很多零食,如果再懶散不注意口腔衛生,很容易引起蛀牙。
平時孩子會主動提出下樓買鹽,但是暑假中孩子卻懶得動,變得越來越懶。
家長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懶得動,有些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卻讓大人幫忙做。這些“退化”行為,對孩子可沒有好處。
更可怕的是學習上的積懶成笨:有些孩子已經不覺得自己應該完成作業了,主觀上已經放棄了積極動腦、動手解決問題,進入一種麻木的狀態。
他們也很想努力表現,但是美好的愿望戰勝不了懶惰的習慣,在稍作努力之后,他們發現每天都堅持完成作業“太累了”。
于是,重又進入大腦“休眠”,與作業“消極對抗”的狀態。
你和他說別的,他也說也笑,只要一提學習,整個人就會變得木呆呆的。
班主任提醒: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偷懶,孩子就在要求自己上偷懶,一次、兩次好像沒關系,三次、四次好像對學習沒什么大影響;
可是,孩子的心理在這一次次的放縱中早就慢慢產生了變化,當結果明顯可見的時候,孩子的懶惰心理已經養成。
有多少孩子就是這樣在縱容之下,一點點 “積懶成笨”的啊!
【建議】
治療懶散,積極而有效的方法是賦予責任。每個人都是有責任的,只不過有時意識到了,有時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所以暑假生活中父母可以給予孩子可以擔當的起的一定的任務。比如可以讓孩子照顧一盆花草,每天定時澆水,并記錄植物的成長,仔細觀察,承擔起責任。
另外,我們要及時鼓勵和稱贊孩子的好表現,給予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