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路透社報道稱,戴姆勒在中國的主要合資伙伴——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一項計劃,將其持股比例提高一倍至10%,并贏得一個董事會席位,以超越競爭對手吉利汽車。
據悉,北汽已經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戴姆勒的股份,匯豐銀行將協助北汽控股進行這項新投資。
在被問及北汽是否有潛力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時,戴姆勒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唐仕凱則留下了一絲懸念:“我們彼此欣賞。讓我們看看未來事情將如何發展。”截至目前,北汽、吉利和匯豐均無置評。
大圖模式 今年7月23日,北汽持有戴姆勒(DaimlerAG)5%股份的官方通告正式發布,本次收購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共付出25億歐元(約人民幣192億元),收購價為47歐元/股,要比吉利收購戴姆勒時70歐元/股的價格低了三成。
此時,距離簽署“北戴合”戰略項目的時間,整整過去了六年。
早在2013年11月,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就曾約定,在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之后,北汽也將入股戴姆勒。然而,接近6年時間過去,前者早已實現,后者卻未有結果。由于德國相關法規的嚴謹與繁復,該收購項目一直在走相關的審批流程,后續甚至陷入長達三年的中止。
證券界人士分析認為,具有國資背景的北汽,在此次投資上涉及金額較大,且為境外投資,在過去幾年收緊境外投資的大環境中,并不容易獲批。
大圖模式 而作為民營企業身份的吉利在投資上則更為靈活。2018年2月,中國自主品牌吉利在春節期間,通過二級市場操作,融資90億美元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一舉成為戴姆勒最大的單一股東。
在此之前,科威特投資局(中東資本)一直是戴姆勒最大的股東,占6.8%的股權;其次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持有3.1%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吉利擁有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卻并沒有在戴姆勒董事會取得一席之地。吉利入股之初也聲明,不謀求在戴姆勒企業決策層面的話語權,可兩者依舊開展了一系列合作。
2018年10月,吉利宣布與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領域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共同組建了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星科技”),注冊資本17億元人民幣,各持股50%。
今年3月,吉利控股聯手戴姆勒,為其旗下虧損的smart品牌提供了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股50%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轉型。
短短兩年不到,吉利就在汽車共享化和電動化兩大方向上牽手了戴姆勒。而北汽集團和與戴姆勒在中國市場的緣分可追溯至2005年,14年來除了合資主體北京奔馳之外,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延展都較為有限。
大圖模式 不過,戴姆勒方面,顯然對合作多年的北汽更為放心。一方面,其背后的政府背書,將為戴姆勒在中國的發展提供關鍵的保障。另一方面,北汽同樣是戴姆勒在中國的投資對象,具有話語權。
2013年,戴姆勒斥資收購北汽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成為董事會成員,持股比例9.55%。2018年,戴姆勒持有北汽新能源3.01%的股份。此外,北汽晉升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或為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股份鋪平道路。
北汽控股業績顯示,前三季度北京營收1380億,其中北京奔馳貢獻近九成,堪稱“利潤奶?!薄T诒本┍捡Y股權架構中,北汽和戴姆勒股比分別為51:49,自寶馬集團增持華晨寶馬25%股比后,戴姆勒就對北京奔馳虎視眈眈,計劃將持股比例從49%提高到65%的傳聞更是不絕于耳。
今年10月中旬的投資會議上,北汽高管回應有關北汽與戴姆勒未來關系的問題時就表示“雙方都愿意增持對方股份”。所以,業內不乏聲音表示,北汽完成增持后,戴姆勒亦會在北京奔馳拿下絕對話語權。
寫在最后:眼下,中資已經占有戴姆勒14.96%的股份,是最大的資本方,北汽一旦增持10%股份,勢必加深戴姆勒對中國市場的綁定。
大圖模式 當然這并不奇怪,畢竟中國已連續4年成為奔馳全球最大市場,光是這兩天中資增持的猜測,也成功推高了戴姆勒的股價。隨著全球車市陷入低迷,奔馳只會愈發戀戰。
文 | 葫鹿娃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