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說元朝前身是蒙古,元朝的第一個皇帝是忽必烈,他給成吉思汗,也就是他的爺爺鐵木真,取謚號元太祖。在真正意義上忽必烈是第一個元朝皇帝,但是他給成吉思汗(元太祖)和窩闊臺(元憲宗)都有謚號。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創建者,但也享有元朝皇帝的謚號 。在現代漢語詞典附錄的年表中是把成吉思汗作為元朝第一個皇帝的,但是真正意義上還是普遍認為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同時忽必烈也是蒙古的大汗,我們在日常中說起元朝基本都知道元朝的忽必烈皇帝,為什么我們對于元朝的其他皇帝卻知之甚少?
其實,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有著很多的皇帝,能有大作為的很少,多數的皇帝都是能力一般,能不酒池肉林,盤剝百姓都算是個明君了。能被歷史或世人所牢記在心里的皇帝更是寥寥無幾,比如說在位期間,做出對歷史發展很大貢獻的,像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這樣有利于后世的事,還有像漢武帝攻打匈奴,解除了匈奴對華夏漢王朝造成了巨大威脅,為抵御外族入侵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皇帝就會人盡皆知。
然而元朝從忽必烈到最后一位元順帝。元朝里里外外共統治近了98年而已,而這百年里,大家所知道的也就開國皇帝國忽必烈和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主要的原因在于這兩位皇帝的在位時間比較長,兩位在元朝統治時間更是71多年,然而整個元朝從忽必烈定國號到結束才98年,僅僅這兩位就占70%。
其中忽必烈在位的是35,元順帝在位36年,這兩人占了元朝大部分的歲月。所以,忽必烈和元順帝的留存感較強。而其它的那幾位皇帝,大部分在位時間很短暫,也無法做出有功天下的大事件。例如:元文宗在位5年,元明宗在位8個月,元寧宗執政更是1月多。鑒于這些皇帝在位時間太短,更是沒做出很大的事跡,從而導致他們默默無聞。
實際上,能夠被世人所記住的皇帝也就三種:開國皇帝,末代皇帝,以及在位期間做出對民族或后世卓越貢獻的皇帝。然而元朝大家頂多也就知道忽必烈和元順帝這兩位皇帝,主要還是由于其他的一些皇帝沒有做出什么有影響的事跡,以及在位時間過短或資質平庸所造成,從而不被大眾所知,這也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