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體檢一下子查出好幾個輕度脂肪肝,對此,每個人的態度迥異:有的立即去看醫生,要求醫生開保肝護肝藥;有的人不去醫院,不過在飲食上開始有所“收斂”;有的人卻認為不要緊,照樣大吃大喝。輕度脂肪肝到底要不要管?下面聽林醫生來談談。
脂肪肝治療指南顯示,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經達到12.5%~35.4%,毫不夸張的說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其發病率已經排到了肝病的第一位。
肝臟中脂肪含量超過5%,醫學上稱為脂肪肝,脂肪量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輕度脂肪肝大部分來源于大量的肥膩食物進食,或者平時不運動,或者熬夜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引起。
其實輕度時也不可掉以輕心!脂肪肝有一個特點,它的癥狀并不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危害也具有“沉默性”。許多人平時無任何癥狀,都是在體檢做B超時知道自己有脂肪肝的。部分患者僅會感覺到食欲減退、乏 力、腹脹等,如果B超的診斷是“輕度脂肪肝”,很多人對此都不以為然,不會重視。
實際上,這個診斷只是表明肝臟細胞中脂肪的含量,并不能提示肝損害的程度,一個輕度脂肪肝患者肝損害的程度也可能比一個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損害還要嚴重。
因為但隨著疾病發展,肝細胞膜會在脂肪、病毒、酒精的輪番攻擊下發生破裂,并出現缺口,導致肝細胞酶的作用受到影響。此時,肝功能指標才會出現明顯異常。輕度脂肪肝并不“輕”,而且是比較容易治愈的階段。患者切不可掉以輕心,若沒有及時發現脂肪肝或者體檢查出來卻不重視,不抓住時機進行治療,當出現肝區疼痛、惡心嘔吐時, 脂肪肝已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了。長期忽視治療,還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所以說,如果在單位體檢中查出輕度脂肪肝,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要去醫院做進一步肝臟檢查,檢查是否已出現肝纖維化,以及一些炎癥相關指標。
想知道脂肪肝是否發生了肝損害要先知道這兩個指標:
1. 谷丙轉氨酶(ALT):是最優先關注的指標,升高說明已經發生了肝損害。
2. 谷草轉氨酶(AST):升高同樣提示發生了肝損害。
升高的同時,一般會出現皮膚、鞏膜的黃染,凝血功能異常,蛋白的含量降低,整個人免疫功下降,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需要前往專業的醫院就診。
如果以上提到的所有檢查你都未見異常,那恭喜你,你只是患有單純性脂肪肝,沒有必要吃保肝護肝藥,可以先從生活方式的改變做起。
1.飲食上的改變
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少吃肥肉和膽固醇含量較高的海鮮和河鮮,如蟹膏、蝦膏、鮑魚等。有的人一知道自己得了脂肪肝,一下子什么肉都不吃,這又矯枉過正了。完全沒有必要因噎廢食,適當地吃些魚肉、牛肉都無妨,可避免出現營養不均衡。
2.運動
如果此前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可以開始一到兩項自己能夠堅持的運動;如果此前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查出脂肪肝后,不妨可適當加大運動量。體重過重的患者至少要降低原先體重的5%,才可能使脂肪肝好轉。減重不能過快,一周別超過1.4公斤,否則會引發肝功能波動。
3.藥物使用方面:
目前并沒有治脂肪肝的特效藥,西藥常用保護肝細胞、降脂及抗氧化的藥物;中藥可嘗試丹參、山楂、草決明、瀉澤等。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總結:單純性脂肪肝患者,通過半年的飲食和運動干預后,可再進行復查,有相當比例的人就可能已經“痊愈”了,因為單純性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