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風寒外束,太少合病之證。
由于汗孔不開,邪難外解,遂有內傳之勢,仍當從汗法為主,驅邪外出,則不致內傳。
處方用柴胡桂枝湯,無或然證,不加減,用常人量(昔日用量,一般皆二三錢,個別用三五錢),取一劑。囑服后,明日再診。
次日,病家來人告知,藥甚效,服后,病人自云,似何處不適,藥力可及何處,服后不久,全身汗出,熱退身適。因上課而無暇再診,遂少加調整,減量以求微汗,取二劑。
囑服后再告,至第四日,來人告知,病已基本痊愈,不欲再服藥,遂囑其將息幾日,以待痊愈。
昔日吾洽感冒,凡風寒外閉,高熱無汗而無咽腫咳嗽者,概不用辛涼解表之劑,以其解表發汗之力不足,難以奏效,且易遷延時日,故必以辛溫之法治之,重者,尤需遵《傷寒》論法,奏效較速。常可一劑知,二三劑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