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體內的動脈是身體運行的關鍵,頸動脈是其中一道重要的管道,位置處在頸部后方,腦部的血液供應,需要以這條最大的動脈作為依仗。當出現梗阻問題時,血液流通受到阻塞,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功能,導致大腦缺氧缺血,嚴重時威脅生命。
從世衛組織的數據分析報告中可以知道,在全世界范圍內,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已經遠遠將肺癌的死亡率拋在后面,處在第一的位置。
國內有超過3億人存在心腦血管病變風險,也就是隨便挑10個人,就有3~4個人有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一些人在平時經常有頭痛頭暈的情況,前往醫院檢查后,就會發現有頸動脈堵塞的現象。
為啥會出現頸動脈堵塞呢?
如果大家將手放在脖子上,會感覺到有明顯的血液循環流動,這是依靠心臟的泵血功能,持續供應腦部需要的血液,經過頸動脈這一通道,前往大腦實現正常的循環與轉化流程。
1、頸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自己出現了心腦血管病變問題,會極大程度降低血管的彈性,提高發生血管硬化的風險,減弱血液輸送的功能,出現血管狹窄問題。
年齡超過35歲的人,慢慢上升頸動脈硬化,年齡超過45歲的人,由于處在中老年階段,有65%以上的人群存在頸動脈中央硬化斑塊情況。
2、頸動脈狹窄
與其他的動脈結構相比,本身頸動脈就有相對狹窄的特點,如果血管內的雜質與垃圾含量較多,在頸動脈位置就可能出現堵塞淤堵現象。頸動脈堵塞的發生與過高的血液濃度、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都有一定的聯系。
3、頸動脈形狀引起
大家要先明白一件事,頸動脈的結構呈現一種Y字形,所以這處位置是容易有堵塞發生的部位。引起頸部動脈狹窄,甚至堵塞情況會非常嚴重,導致完全的阻滯
頸動脈一旦堵塞,哪個部位反應最強烈呢?醫生告訴您答案
因為頸動脈特殊的結構,并且相對狹窄,腦部的血液供應需要以它為主動脈,當有毒素情況發生,會最終導致大腦受到影響。不能及時將心臟泵出的新鮮血液供應到大腦,造成腦部的運轉無法繼續進行。
這時在5分鐘之內,就會不能再繼續支配身體,出現行為舉止錯亂、感官模糊、失語失明、意識不清等癥狀,在演變過程中最終造成腦死亡。
盡管不只是頸動脈供應大腦血液,但工作的主要責任需要依靠靜動脈做基礎,最多的輸送血流量是頸動脈完成。當有堵塞情況發生,其他血管沒有反應時間,就會有明顯的不適癥狀感受。
頸動脈一旦出現堵塞,會有什么嚴重后果在身體發生呢?
1、腦梗死
頸動脈在人體內的作用,是輸送腦部所需的血液,當于有堵塞出現時,會明顯減緩血液流動,引起腦出血的發生。若沒及時送往醫院關于救治,僅需30分鐘左右,就會有大面積腦血管壞死情況,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嚴重時會誘發腦梗塞。
2、腦缺血
腦部的血液供應由于堵塞了頸動脈無法完成,會降低血流量的輸送效率,快速下降血液量的水平,造成身體狀態出現腦缺血問題。若可以盡快打通血管的堵塞,或許能防止偏癱,死亡率也能一定程度減小。
怎樣預防堵塞頸動脈?
1、堅持運動
運動是養護身體的最簡便最有效方式之一,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做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能夠增強新陳代謝效率,降低斑塊的出現風險,促進血液濃度稀釋,減少血管內的毒素水平,加快排除血液垃圾,避免堆積引起血管堵塞。
2、降血脂
血液內有過高的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容易堆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硬化血管,久而久之就有血管堵塞的風險。特別是身材肥胖的人,日常中經常吃高油脂、高糖分食品,血液容易變得越來越黏稠,要及時提高警惕,積極調整好飲食習慣。
3、定期體檢
為自身的健康著想,建議每年進行一兩次的全面身體檢查,可以有效排查身體隱患,發現異常后及時調整身體,通過有效的干預治療調節,預防病癥發生。
4、察覺信號
很多時候血管堵塞在身體上都會表現出一些信號,一些人只是當成小毛病處理,建議大家提高警惕。如果超過45歲的人,經常有運動后心悸心慌、短時間語言困難、睡前異常興奮、半側肢體麻木同時頭暈頭痛,最好盡早前往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