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片看起來很有氣勢,后面有一組黑白鏡頭。
下午很早到達武當山,觀光武當山有兩條路,一是去瓊臺景區(索道下站),二是去南巖景區,南巖景區是歷代朝圣武當的人必經之路。從這里上山經過朝天宮,一二三天門才能到達天柱峰腳下。年輕人上山也需要兩三個小時。
武當山門票內包括交通車費可以任意乘坐,我們乘車到南巖景區觀光住宿,這里吃飯住宿十分方便。
武當名勝甲天下,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以其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當武術著稱于世。
遠在春秋時代就有許多著方名仕云集武當辟谷修煉,許多朝代扶持和崇奉道教,致使武當山得到充分發展,特別是明代武當山一直被皇帝作為皇室家廟來扶持,最盛時期各種建筑五百多處。
元末明初,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使武當成為中華武林中重要的門派之一影響至今。這里是紫霄宮,始建于明代的木結構建筑,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武當山古建筑群。
直到清代統治者偏重佛教,武當道教日趨衰落,民國時期更加衰敗,武當建筑或毀于兵火,或遭破壞坍塌規模逐漸縮小,現在僅存幾處。
這里就是武當山金頂上的金殿。第二天一早我們從南巖乘車到太子坡(換乘中心)換乘到瓊臺景區,坐纜車上山。
這次上山實在不巧,與河南4500人的拜山團隊撞了個滿懷,好在我們到索道時間較晚沒排隊,下了索道就走不動了,金頂上堵得水泄不通根本上不去,我們放棄了上金頂。
在索道站不遠處放飛無人機,全方位拍下武當山金頂、太和宮、金殿景區。完成了我第一次來到武當山的拍攝。
因為第一次到武當山想多走走多看看,當時老伴要坐纜車下山,乘交通車回南巖賓館,我勸她和我一道從前山步行下山到南巖。
于是我們倆打起精神開始下山,剛開始還有說有笑的,到后來只有喘氣的聲音了,因為疫情封閉期間活動減少,體力下降越走越覺得路途遙遠,幸虧買了根拐杖,到最后幾乎就趴在了拐杖上。
武當山有抬滑竿的人,看我這么狼狽一直跟著勸我坐他們的滑竿下去,我是有毅力有尊嚴的人,怎么能叫人把我抬下去,當時我也想鍛煉一下,因為后面還有很多山路要走。就這樣我們走了三個多小時回到賓館。
我來武當山就是喜歡武當山紅墻黃頂的宮殿,與絕壁奇峰融為一體蔚為壯觀雄姿競秀的氣勢,來感悟她自然天成的神韻。我看到了我領教了。
看這里金殿和太和宮里人滿為患,上到金殿的人且不出來呢,東拜西拜燒香磕頭,請神許愿沒完沒了。
這里是南巖宮,下山時累的那個慫樣路過南巖宮時,還不忘升起無人機航拍一下。
武當山的湖光山色,杜鵑花剛剛開放。
這里就是建在武當神道上的朝天宮,當年上武當的人都要經過這里,這里是凡間與天庭的分界線,走進這里就是走進天界了。
這是南巖景區小鎮。
看挑夫們的辛苦我真不忍心坐在上面,他們說你不做才是對我們狠心呢,不用心痛我們,說來也是人家就靠這個養家糊口呢。
在武當山還有幾處風景區,正常玩完應該兩三天時間,但是我們腿疼的已經邁不開步了,再加上第二天開始下雨,于是決定下山留有機會再來時欣賞吧。
在餐廳吃早飯依然可以看到飛云蕩霧的山峰。
用黑白片體現武當山連綿起伏,險峻峰巒似乎也很好。
順便說一句,我老伴的過敏癥狀進入湖北以后就消失了,如有同樣反應的朋友可以借鑒。
本篇完,下一篇神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