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戴書婷
當失調進食滲透大學文化會怎樣?
羅伯特·穆勒/文
丁慧敏、雷靂譯
大約40%的大學生和大學新生都有失調進食的問題,其中80%是女性。這種文化滲透到大學生活中,既微妙又日益正常化,并且在瘦被理想化、贊美和努力的環境中隨處可見。
多倫多的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塔瑪·斯皮爾伯格(Tamar Spilberg)區分了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和失調進食(disordered eating)。斯皮爾伯格解釋說,進食障礙是一個心理健康問題,而失調進食更多地受到潮流和社交媒體的影響。通常,失調進食的人有很強的自我價值感,與進食障礙的人相比,他們不受社會規范或觀點的影響那么深。患有進食障礙的人通常會面臨控制困難和其它心理問題。
“新生15磅”(大學新生常說的增加的15磅)的羞恥感影響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和他們的進食習慣。學生圍繞體重和身材的日常語言有助于形成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如果你不追求瘦身,你就被認為是懶惰的。
斯皮爾伯格描述了進食障礙和失調進食在高等教育環境中的表現。她認為這種現象在大學校園里更危險,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幫助學生抵制他們所經歷的新規范。從初中開始,青少年和年輕人受到同齡人的高度影響,而同齡人又受到社交媒體和趨勢的影響。在大學環境中,這些年輕人被同齡人包圍,他們第一次體驗獨立,在學業成就和社會成功方面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很容易受到社會規范的影響。這創造了完美的風暴。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能會因從事不健康行為而受到同齡人的強化。搏命文化(Hustle culture)是一種現代生活方式,人們試圖用工作填滿一天中的每一分鐘,這是一個相關的問題。盡管它對心理健康有破壞性影響,但許多年輕人認同搏命文化,并導致過度工作,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就像失調進食文化一樣,搏命文化將缺乏自我照顧與成功聯系起來,在學生中造成了嚴重的問題。
阿拉娜·布隆伯格就受到這種健身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她描述了在大學時代受到同齡人影響的失調進食的個人經歷。她說這是一個非常隱秘的事情,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在阿拉娜的經驗中,失調進食在學生中是一種常態,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它經常發生在俱樂部和派對,或者任何有飲酒活動的時候。這讓她不想事先吃正餐,因為害怕看起來不夠瘦或與酒精一起攝入太多熱量。“這讓我不斷地檢查身體,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或者比較我在高中和大學時候的樣子是怎樣的。”
阿拉娜解釋了她是如何從大學遇到的失調進食文化中解脫出來的。對她來說,遺憾的是,這需要她離開校園環境,在轉到另一所學校后住在家里。“如果我繼續住在校園里,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擺脫那種心態和文化。”
資料來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alking-about-trauma/202209/when-disordered-eating-permeates-college-culture
(該文翻譯發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權)
拓展鏈接
食品和酒類產品上的健康警示標簽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和消費嗎?社交媒體如何影響青少年女孩的身體映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