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王新月
目睹同齡人虐待婦女的青春期男孩易于有更多的攻擊行為
顧瀟、雷靂 譯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目睹同齡人虐待婦女和女孩的十幾歲男孩更有可能欺負他人、與他人打架,并且對他們的約會對象有辱罵行為。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UPMC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指出:另一方面,這研究發現性別觀念更為平等的青少年(那些感到男孩和女孩應享有平等機會和尊重的青少年)報告暴力行為的幾率較低。
研究的主要作者——匹茲堡大學的小兒科、公共衛生以及臨床和轉化醫學的教授Elizabeth Miller博士說:“MeToo運動揭示了我們社會中對婦女的普遍性暴力和貶損行為是多么普遍。我們的發現突顯了目睹性騷擾和約會暴力對我們十幾歲的男孩產生的廣泛影響,并提供了一個機會來教育青少年挑戰負面的性別和社會規范,并打斷同齡人所做的不尊重和有害行為。”
據研究人員所說,該研究是第一個從社區環境(而非學?;蛟\所)的美國男性青少年中收集有關多種類型暴力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欺凌和性騷擾以及性別規范和同伴行為的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匹茲堡20個社區的課外活動、圖書館、教堂和其他組織中的866名13至19歲男孩進行了調查。青少年在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之間匿名完成了調查。這項調查是作為一項較大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評估了減少性暴力的預防計劃的效果。據研究人員所說,其中70%的青少年為非裔美國人,21%被確定為西班牙裔、多種族或“其他”。
在619個曾經約會的男孩中,三分之一的人報告說對過去9個月中約會的某個對象有過虐待行為。性騷擾(無論是否約會)也很普遍,其中有485(56%)的人表示自己有過這種行為。另外,有587人(占68%)說他們曾參與打架或者使用武器威脅或傷害過某人。那些報告說自己曾經目睹同齡人對婦女和女孩進行九種不同的有害言語行為、肢體行為或性行為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男孩(例如對女孩的身體發表粗魯或不尊重的言論)的男孩進行多種暴力行為(其中一些與女性或約會無關)的機率要高出兩到五倍。Miller說:“這加大了要遵循關于男子氣概的刻板印象的壓力,這種刻板印象指的是使對婦女和女孩的有害行為永久化也與和其他男人打架有關。這些行為并不是孤立發生的——如果我們要制止其中一種,我們還需要解決另一種。”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說他們并沒有發現自我報告性別平等態度更高的青少年進行同性戀戲弄的可能性更低(75%的受訪者承認曾有這種行為)。“這是一個令人困惑且困擾的發現。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些青少年具有一般的恐同欺負——這種現象很普遍,他們可能將其視為與同齡人可以接受的甚至親社會的互動形式。”
UPMC兒童醫院的青少年與年輕成人醫學部兒科助理教授、醫學和哲學博士、公共衛生學碩士Alison Culyba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我們需要針對青少年暴力多個方面的跨領域預防策略。”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正在評估一項名為“男子氣概2.0”(Manhood 2.0)的性暴力預防程序。Miller還對一項名為“指導男孩變成男人”(Coaching Boys into Men)的計劃進行了研究,該計劃指導初中和高中教練與男運動員討論制止對婦女和女孩的暴力行為。“男子氣概2.0”和“指導男孩成男人”都涉及強化更公平的性別態度,并增加在見證同齡人的不尊重行為時進行干預的青年人數。
資料來源:https://psychcentral.com/news/2020/01/01/teen-boys-who-see-peers-abuse-females-prone-to-more-aggressive-behavior/15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