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人就會萌生懷舊之情,于是就有各種聯(lián)誼會,其中,同學會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聯(lián)誼會。然而,昔日同窗共學,后各奔東西,要重新聚起來,一般比較難,因此,同學會就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聚會(或聯(lián)誼)形式,一是大型同學聚會,另一種是小型同學聚會,皆以昔日感情為紐帶。
不過,近日筆者聽聞有春風得意者對同學之誼發(fā)表激烈的看法,他說:“什么同學?有幾年的同學,也有幾個月的同學,甚至幾天的同學,不要什么事情都以同學為借口。”此言固然激烈,但道出的“同學”二字之實情。由于同窗時間久短不一,導致同學情誼有濃有淡。即使同窗多年,也有可能毫無交情。那么,若干年后,以昔日同學相尋,每個人會做出的反應(yīng)自然會有些不同了。例如:念情顧義者,即使對只有幾天的同學,也會很珍惜。寡情薄義者,即使遇到多年的老同學,也會避之唯恐不及的。患得患失者,一遇到昔日同學,估計會愁腸百轉(zhuǎn)的。難怪同學聚會,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者,不多見,畢竟分別既久,各自生活中的遭際不同,則昔日“同學”二字的看法會略有不同了。
有見于此,筆者認為昔日同學要聚學,以大型聚會為美好愿景,尤以小眾聚會為務(wù)實安排。至于以昔日同學為因由,請托辦事,則要先自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