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路、地上道路同步開建,堪稱太原并州第一街的迎澤大街,將在通車70年后迎來首次東延,而途經主干道的地鐵1號線,也將同時齊頭并進。
作為太原景觀大道的迎澤大街,沿太原古城南城墻,自東向西連接同蒲鐵路與汾河,一直是太原最寬的道路。然而,由于上世紀70年代,在迎澤大街東頭建設新火車站,當時的規劃者想,一出火車站眼前就是筆直的大道,這樣的景觀很氣派,但沒想到這樣短淺的發展目光,直接導致在當時技術條件下,迎澤大街無法跨越火車站繼續向東延伸。
看著北面的府東街、勝利街和南面的長風街、南內環街等主干道,都實現了東延的計劃,迎澤大街由于受到火車站的阻擋,在幾十年間始終停步不前沒有東延,造成太原火車站東西兩側是不同的情景:西面是寬闊筆直大道和高樓大廈,市容景觀像個大都市的樣子;而東面則是城中村和蜿蜒曲折狹窄的道路,集中著鐵路老舊小區和服裝城店鋪,三輪車穿梭吆喝拉客,儼然像個大縣城。
怎么讓迎澤大街翻越太原火車站?成為幾代太原人的夢想。思前想后只有兩個辦法,要么修地下隧道、要么建高架橋。但鐵道上每天經過幾百趟火車,修隧道難度不比尋常,而建高架橋需要超長橫跨梁,對行人騎車上橋再下橋,著實有著不小困難。
迎澤大街東延擱淺幾十年后,在近兩三年來終于有了進展,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超高難度的下穿太原火車站地下通道和東廣場工程勝利完工,給迎澤大街東延帶來新的希望。2021年開春,沿迎澤大街東延鋪設的地鐵1號線全線開工,讓迎澤大街東延顯得迫在眉睫,條件也日臻成熟。
迎澤大街東延面臨最大的難度,并不是修路本身,而是拆遷沿途老舊小區,對數千戶居民搬遷安置是個龐大的工程,在眾人翹首期盼下一度推遲。不過,地鐵1 號線和迎澤大街東延箭以上弦,地上地下同步建設是最經濟省錢的策略,總不能從地下冒出地鐵站,地面卻沒有道路銜接。所以,迎澤大街東延與地鐵1號線呼之欲出,并不出所料。
此次迎澤大街東延開工,從雙塔北路至東中環路,1.25公里長70米寬,耗資2.6億元,僅為與地鐵同步的規劃南段,而跨過東中環路、繞城高速公路、東峰路的規劃南段,并不在本次施工范圍。因為地鐵1號線在今后4年內要投入200多億元,迎澤大街東延一條道路要分步施工,可見太原作為內陸欠發達城市,在經濟下行行駛嚴峻的形勢下,城建拆遷修路資金還是不寬裕的。好在,我們看到迎澤大街東延提上日程,將盤活服裝城、五龍口、郝家溝區域,作為火車站核心交通樞紐,再造市中心繁華區域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