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智商高不高?看這兩科成績就能知道,重點培養能有大出息
根據科學研究,正常人的智商都在80到120之間,只有少數特別優秀的人,智商可以達到130以上,不過這樣的人畢竟占少數,社會中大部分是普通人,擁有愛因斯坦那樣高智商的人少之又少。
以前的時候,學生如果成績不好,家長們就會覺得這是不努力導致的,或者是老師不會教,但隨著科學的普及,人們漸漸也開始發現了,成績不好有時候不是學生不努力和老師教育的問題,想想那些能考上名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既聰明又努力的,這兩大條件缺一不可。
雖然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在80到120之間,但畢竟80的智商和120的智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學生們其實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賦型學生,另一類則是努力型學生,客觀來說天賦型學生在學習上更有優勢,而努力型學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可能也追不上天賦型的學生。
1.學生智商是高還是低?看這兩科成績就能知曉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和天賦有很大關系,如果一名學生既有學習天賦,又愿意付出努力的話,只要家長可以認真培養,考上名牌大學一定不是夢,但家長們又不太可能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測智商,那怎么判斷學生智商到底是高還是低呢?其實通過兩科成績就能體現。
一直以來,學生們都認為最難的科目是數學,很多家長也覺得數學學得好需要天分,不過在初中和高中階段,這些數學知識都有固定的知識模塊和知識點,只要學生能掌握好,考出不錯的成績也不是太難,這和學生的努力息息相關,和天賦反而沒有太大關系,學習數學專業雖然需要天賦,但那是進入大學以后,畢竟高數的難度和中學數學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上了,所以數學科目的成績并不能體現學生的智商,真正能反映學生智商的科目是這兩科:物理和英語。
2.為什么物理和英語,是最反映學生智商的科目?
物理這門科目是在初二才開始學習的,但一開始加入學生們的課程,物理就成了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中考中地位很重要,到了高考更是如此,選擇學習理科的學生們永遠也避不開物理,而且即使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很多大學依然對物理這門科目的成績有要求,可見物理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想學好物理的話只付出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先天的條件,比如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靈活運用能力等,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哪怕付出再多努力,可能物理成績也只是一般般。
說物理是最體現學生智商的科目,應該大部分人都表示支持,但英語許多學生和家長就表示不理解了,為什么英語也成了最體現智商的科目呢?英語和物理正好是相對應的,物理屬于理性的科目,需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英語作為語言類的一種,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就像有的學生對語言接受很快,而有的學生則完全學不好英語,即使上了同樣的英語課,看到是同樣的課本,背同樣的單詞和句式,連課后鞏固的作業都一模一樣,但依然有學生的英語成績很好,而有的學生英語成績卻很一般。
在學校里常見一種現象,一般物理成績和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并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也沒有采取題海戰術,但在考試中依然能發揮不錯的水平,這就是天賦的影響。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