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息肉的十大中藥有黨參黃芪方劑、烏梅黨參方劑、烏梅僵蠶丸、蒲公英方劑、半枝蓮方劑、灌腸方、止帶方加減、知柏地黃湯加減、逐瘀消癥湯、烏僵薏四湯。
1.黨參黃芪方劑:如果出現的是結腸息肉,可以用黨參,黃芪,枳殼,甘草,赤芍,白芍,莪術等中藥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劑,對下腹部有包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烏梅黨參方劑:如果是大腸息肉,可以用烏梅,黨參,僵蠶,甘草,赤芍等中藥水煎服,對于多發性大腸息肉有很好的療效。
3.烏梅僵蠶丸:如果是腸道多發性的息肉,可以應用烏梅,僵蠶和蜂蜜制成蜜丸。通過軟堅散結,活血祛瘀,讓息肉變小,緩解腸息肉病情。
4.蒲公英方劑:應用紫花地丁、蒲公英、半枝蓮、炙甘草等中藥水煎服,也能起到軟堅散結的作用,對于腸息肉的緩解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5.半枝蓮方劑: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黃芪,白術,山豆根等中藥水煎服,也可以治療腸息肉。
6.灌腸方:用烏梅,苦參,五倍子等中藥濃煎后,每天早晚各一次灌腸,可以緩解腸息肉病情。
7.止帶方加減:實證用清熱利濕法,可選擇止帶方加減。藥如: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梔子。血帶加白茅根、炒槐花。
8.知柏地黃湯加減:虛證則用滋陰清熱、利濕止帶法,可選擇知柏地黃湯加減。藥如:五味子、麥冬、熟地各,山藥,山茱萸、澤瀉、丹皮、黃柏、知母。帶中挾血絲的,要加生地榆、仙鶴草。
9.逐瘀消癥湯:如果是膽囊息肉,則取藥,當歸、赤芍、桃仁、五靈脂、白花蛇舌草、煅蛤殼、炙鱉甲、醋浸炒香附、莪術、金錢草、凌霄花水煎,早晚分服。
10.烏僵薏四湯:如果是膽囊息肉則取柴胡、法夏、三棱、枳殼、烏梅、僵蠶、白芥子、薏苡仁、白芍、連翹、甘草水煎服。
另外,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在服用中藥期間,應該注意飲食的規律,并且不要吃一些生冷、油膩以及辛辣、刺激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其次,對于皮膚病、痤瘡以及濕疹類的患者,在服用中藥期間,還不要吃魚、海鮮以及其他一些發物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