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引用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1條——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中的蘇氏講述的分層教學的案例。
“讓我們看看帕夫雷什中學教師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薩克的數學課吧。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而解題占用上課的 90%的時間),他們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幾個組。
在第一組里,是學習最好的兒童,他們無需任何幫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應用題;其中還有一、兩個學生能夠即席口頭解答,不需要做書面作業:教師剛剛讀完條件,學生就舉手要求回答。對這一部分學生來說,除了教學大綱規定的題目外,教師還要挑選一些超過大綱要求的習題:應當給這些學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輕松的、要求緊張地動腦的工作;有時候,需要給學生布置這樣的習題,使他不能獨立地解答出來,但是教師給予的幫助只能是以稍加指點和提示為限。
第二組里是一些勤奮努力的學生,他們能很好地完成作業,是和進行一定程度的緊張的腦力勞動、探求和克服困難分不開的。教師們常說,這—部分學生是靠付出勞動和用功學習而取勝的,他們能順利地學習,是因為他們勤奮用功和堅持不懈。
第三組學生,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但是對復雜的習題則有時解答不出。在他們做作業的過程中,對這些學生的幫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組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們在一節課上所能完成的作業,要比第二組、第三組學生所做的少一半到 2/3。但是教師無論如何不要催促他們。
第五組是個別的學生,他們完全沒有能力應付中等難度的習題。教師要為他們專門另選一些題目,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這些組的學生并不是停滯不動、凝固不變的,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是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 ”
帕夫雷什中學老師的分層教學使每個同學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在課堂上通過腦力勞動收獲成功。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差異,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離不開分層布置作業,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布置分層作業。
一、對分層布置作業的認識
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那就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既要讓學習程度較差的同學吃飽,也要讓學習程度好的同學吃好,讓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夠得著,有所進步。
二、初中化學學習的現狀
初中化學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化學知識點又比較散而多,有的內容還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對于部分同學接受起來較難。基礎打好的同學學習新知識也容易接受,基礎沒打好的同學,由于前邊欠賬多,存在知識漏洞,導致越學越難,逐漸造成兩極分化。基礎好的同學需要的是拓展訓練,鞏固提高;而基礎稍差的同學則需要彌補漏洞,復習基礎知識,做一些基礎題,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進一步提高。
結合初中化學學習特點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初中化學布置分層作業顯得尤為重要。
三、初中化學分層作業的特點
1、初中化學作業可以聯系生活
化學離不開生活,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學以致用,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怎樣在家中除去水壺中的水垢?怎樣除菜刀上的鐵銹?等。
2、初中化學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
作業的形式可以加入簡單的家庭小實驗,例如在學習溶液的形成時,讓學生在家做食鹽溶解的實驗;在學習鐵生銹時,讓學生在家做鐵生銹的實驗等。可以編成口訣或歌詞,例如酸堿鹽的性質可以唱歌來記憶,化合價編成口訣來記憶。還可以制作思維導圖等。通過多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不再是機械式的做題,在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的同時也能拓展提高。
基礎差的學生先復習基礎知識,做基礎題,逐步做一些簡單的提高題,讓這類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完成作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提高自信。基礎知識一般的學生,可以適當做一些提高題,讓他們穩步提升。基礎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可以做一些拓展題,開拓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探索的潛能。分層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針對性也比較強,讓作業不再是一種負擔。
4、初中化學分層作業中的習題要精選。
題目不在多,而在精,題目要具有典型性、概括性。拒絕追求偏雜難,為難學生,讓學生沒有思路,無從下手,慢慢失去信心。
四、作業分層評價
作業評價要分層。對學困生,多表揚,只要他們有進步,就表達對他們的肯定,讓他們看到希望,提高信心。對中等生,多鼓勵,并對他們進行方法指導,讓他們爭取更大進步;對學優生,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利用競爭意識,讓他們在與對手的競爭中飛得更高。
總之分層評價鼓勵為主。教師要發現學生作業中的亮點,及時表揚。評語既要指出問題,也要提出期望。評語凸顯出個性化,不要千篇一律。
初中化學分層作業能夠讓老師對學生因材施教,不僅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我在分層作業中還存在幾點困惑:
1﹑蘇氏寫到的故事中分了五組,有的老師提出分ABC組,到底分幾層?怎樣對學生分層,分層的度怎樣把握?
2﹑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怎樣對學生的分層作業進行講評?
3、對學生分層之后還需要做哪些工作?比如學生不滿意自己所在的層次怎么辦?分在較后邊的層次后,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時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