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的地方偏安一隅,但也是名士輩出,別有人口基數打底哪里沒有出眾的人物呢,后人們多多少少都用文字記下了先祖的英姿,比如《零陵先賢傳》中,劉巴,字子初。
既然提到《零陵先賢傳》,劉巴自然也是零陵人,劉巴也是少年成名,需要說明的是《三國志》里的劉巴比較清淡,《零陵先賢傳》則稍顯浮夸,不過太明顯的謬誤已經被裴松之自行反駁了,所以記載里后續提及的劉巴會顯得更“光鮮亮麗”一點。
那個時代名聲就代表著資源,這不劉表就盯上了這個少年英才,想讓劉巴跟著自己混,但是劉巴很有個性,劉表征辟幾次他就拒絕幾次,劉表也就沒轍了。一直等曹操來到荊州,劉巴才重新出山,荊州人大部分都跟著劉備走了,偏偏劉巴這個有個性的就盯上曹操了。
劉備在荊州經營許久,被迫離開荊州時也是從者如云,偏偏劉巴和他們背道而馳,劉備是往南方跑路,劉巴卻選擇北上曹操去,任你劉備再怎么拋媚眼,我就是要找曹操。曹操一看小伙子很有覺悟嘛,就收下了劉巴,隨后給了劉巴一個任務:招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這個時間點赤壁戰役已經結束,這幾個地方也已經易主,所以曹操才想派人靠著伶牙俐齒“勸”回來。本來是要派桓階去的,但是人家很謙虛的表示“我不如劉巴,還是讓他去吧”,所以這任務最后落在了劉巴身上。
劉巴倒是很謹慎“劉備還在荊州呢,還是別去了吧”,曹操給他打氣“別怕,劉備要敢出來,我的大軍就該到位了”,隨后大概拍了拍劉巴的肩膀,去吧皮卡丘!不過這三郡還是落入了劉備手中,劉巴沒完成任務也沒臉回去,就逃得遠遠的,曹老板那回不去了,先去交州躲躲吧。
劉巴去做任務的時候還順手給諸葛亮寫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小兄弟呀,別逆天行道”,諸葛亮倒是很認可劉巴的才華,這還追著劉巴問“我家主公這么厲害,兄弟考慮一下?”,劉巴卻看不上劉備“我是領了任務來的,從哪來自然回哪去”,從此劉備就恨上了劉巴。
然而風水輪流轉,該來的終究要來的,劉巴沒臉回去見曹操,躲了一陣子又去益州逍遙了,不成想劉備這冤家竟然來攻打益州。劉巴趕緊跟劉璋“劉備是人雄啊,千萬別讓他入蜀”,劉璋沒搭理這茬,劉巴還在指望劉璋迷途知返,“千萬別讓劉備去打漢中啊”,劉璋還是不聽,這回好了,大好基業拱手讓人。
劉巴氣得回家裝病,而劉備奪了益州一聽說劉巴也在,哎呀高興!諸葛亮也很看重劉巴的才能,向劉備多次推薦劉巴。劉巴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命竟然掌握在劉備手上,不得已劉巴乖乖地向劉備認錯,劉備表示既往不咎,安心上班吧。
劉巴其實很有能力,又得到了各國友人的認可,魏國副丞相陳群給諸葛亮寫信,專門問劉巴的消息,還要尊稱“劉君子初”,一點冒犯的意思都沒有。張昭在評論劉巴太過傲氣的時候,孫權也在為劉巴說好話,“要是劉巴也去巴結劉備,那他就稱不上名士了”。
眾所周知,張飛還是比較傾慕士人的,向劉巴這么有能力的張飛自然不打算錯過,雖然沒在劉巴那吃閉門羹,但吃了個“閉嘴羹”。張飛在劉巴那住了一宿,劉巴愣是一句話都沒說,意思很明顯“你不配跟我聊”,多么傲氣的表現,也成功讓張飛恨上他了。
諸葛亮一看這么下去不行啊,就想來調解一下,他先去勸劉巴“我知道你高風亮節,能不能收斂著點,好歹給張飛留點面子呀”,劉巴尾巴都快翹上天了“大丈夫只跟英雄聊天,跟當小兵的沒啥可聊的”。
這回好了,又氣到劉備一次“我想平定天下,這個劉巴專門來給我搗亂的是不是,我看他就是個內奸!”。話雖然這么說,劉備還是期待著劉巴能為他效力,畢竟劉備給他的評價也很高“子初才智絕人”,后邊還跟了句自夸的話“也就我能任用他,換別人可就不行咯”。
給劉巴最高評價的還是諸葛亮,諸葛亮可是用自己的名聲去捧劉巴呀,“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雖然諸葛亮喜歡主持大局,但也不會輕易表示自己的謀略水平不如別人,偏偏劉巴就讓諸葛亮服氣了。
說實話劉巴也沒給劉備干多少事,劉備缺錢劉巴提議鑄幣,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巴做了個廉潔的尚書令,劉備稱帝各種詔書都是劉巴代筆,就這么多了...
《三國志》和《零陵先賢》里的劉巴是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