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傍晚,杭州上空劃過一顆巨大而又明亮的火球。通過墜落的現(xiàn)象可以判斷,這是一顆隕石。隨即,當?shù)厝思娂姵鰟?,尋找隕石殘骸。
果然,附近的幾個村子接連有村民表示自己撿到了隕石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1.7公斤!據(jù)撿到這塊隕石的村民陳根花說,自己原本沒當回事,一直到其他人說這是隕石之后,她才回到發(fā)現(xiàn)它的地方將其帶回家。撿起的時候,石頭還是溫熱的,可見隕石在與大氣層摩擦時產(chǎn)生的巨大熱量尚未完全散去。
隨后,有專家對這塊隕石進行了鑒定,證明了這塊隕石的身份。根據(jù)初步判斷,這塊隕石屬于球粒隕石,也就是地球上最常見的隕石,因為其內(nèi)部通常含有大量毫米級球粒而得名。
根據(jù)隕石中化學成分的不同,球粒隕石又可以分為三類、五個化學群,其中碳質(zhì)球粒隕石(C群)和火輝石球粒隕石(E群)都很罕見,分別占球粒隕石的3.5%和1%,普通球粒隕石(H、L、LL群)最多,占了95%左右。這一次在杭州上空劃過的隕石,經(jīng)專家初步判斷,正是一顆普通球粒隕石。
雖然名為“普通”,但它也同樣非常珍貴,而且身份不凡。專家介紹,這顆隕石已經(jīng)形成了大約46億年了!
46億年是什么概念?根據(jù)目前的研究,地球形成至今也只有45億年。也就是說,這顆隕石幾乎是和太陽同時形成的,它出現(xiàn)的時候,地球都還沒有形成。
這就是隕石的特點之一:古老。
這些小天體形成時間久遠,并且沒有行星上的地質(zhì)變遷,故而可以長期保持最原始的狀態(tài)。
正因為這些隕石如此古老,才使其具備了獨特的研究價值。它們記錄著太陽系最遙遠的歷史,對于我們了解太陽系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這些球粒隕石所含的化學成分中,除了氫和氦等比較容易揮發(fā)之外,其余部分很接近太陽的成分。
不只是隕石,太陽系內(nèi)的小行星,也都是太陽系最古老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才想要發(fā)射探測器去小行星進行采樣。目前,日本和美國都已經(jīng)成功實施過小行星采樣的任務,我國也即將發(fā)射小行星探測器,將樣本采集回來,供科學家展開研究。
因此,盡管這塊隕石屬于常見的隕石,也仍然有其研究價值。再加上我們既目擊了它的墜落過程,又撿到隕石實物,這是其他許多隕石都無法滿足的,這就更有科研和收藏的價值了。
實際上,全世界每年都有許多隕石墜落,但很多都在大氣層燒毀了,沒有留下殘骸。還有一大部分雖然墜落于地表,但闖入大氣層后一直在無人區(qū)活動,所以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存在。
另外我們注意到,目前正值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活躍期間,這顆隕石會不會就是來自雙子座流星雨呢?專家表示,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我們知道,雙子座流星雨是由阿波羅小行星3200(法厄同)產(chǎn)生的,如果我們能夠確定這顆隕石的化學成分和法厄同是一致的,那么就有可能確認其來源。問題在于,我們要如何知道隕石的成分呢?
據(jù)村民陳根花介紹,她用吸鐵石測試了這塊隕石,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吸力。由此可見,這塊隕石中應該含有鐵或者鎳、鈷這樣的金屬。
另外,根據(jù)隕石燃燒時發(fā)出的顏色,也可以判斷其所含的元素。我們知道,不同的金屬燃燒時會形成不同顏色的火焰,這就叫焰色反應。如果隕石燃燒出紫色或紫羅蘭色,那就是含有鈣元素;含有鎂元素的隕石一般會呈現(xiàn)出藍綠色;隕石內(nèi)的鋰元素會使其燃燒時呈現(xiàn)出紫紅色;還有有鋇元素,可以讓隕石燃燒出黃綠色。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利用隕石燃燒的顏色,對其所含的化學物質(zhì)進行初步判斷。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獲得一些有趣的信息。根據(jù)視頻資料,專家推測隕石燃燒于80~90公里的高空。由于溫度過高,隕石最終解體,此時它已經(jīng)來到了距離地表30~50公里的高度。我們知道,聲速比光速慢得多,所以幾乎在隕石爆炸的一分多鐘以后,地面的人們才聽到隕石爆炸的聲音。
另外,也有人考察了隕石的撞擊坑,堅硬的水泥地面被砸出了一個1厘米深、直徑10厘米的坑。專家結(jié)合視頻資料推測,當時隕石撞擊地面的時候速度達到了每秒100米,和高鐵差不多。撞擊釋放的能量大約有10000焦耳,相當于1克炸藥爆炸的聲音。
天外來客的沖擊力確實非常巨大,好在杭州的這塊隕石體型比較小,僅僅帶來了一些太空禮物,而沒有造成破壞。那么,到底多大的隕石才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打擊呢?
2013年2月15日的時候,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fā)生了一次著名的天體墜落事件,當時一顆巨大的隕石在空中解體,造成1200人受傷的事故。據(jù)推測,那一顆隕石的直徑在20米左右,重量可達12000噸!不過,當時它造成的破壞主要在于建筑,受傷者遭受的也都是這些建材的傷害,并且傷勢基本不重。
這么看來,即便是直徑20米的隕石,也不至于造成相當巨大的災難。當然了,如果恰好某人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或者本身比較虛弱等情況,還是有可能造成死亡的。
根據(jù)科學家目前的研究,一般一顆小行星的直徑達到140米的時候,就足以將整整一座城市毀滅了。至于當初滅絕了恐龍的小行星,直徑更是達到了10公里左右。
好在目前還沒有這么大的小行星具備撞擊地球的軌道,有巨大威脅的小行星基本上都在科學家的監(jiān)測范圍內(nèi),更小的小行星或許尚未被觀測,但威力也不夠大。
根據(jù)我國科學家的介紹,我們也正在籌備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統(tǒng),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闖入地球大氣層的只有這樣的“煙花”,沒有真正具備威脅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