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沒有任何詆毀和貶斥的意思,完全只是為了科普)
昨天,小編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不得不說,票價真心是貴的一比。
不過,僅僅是剛開頭的畫面,就讓小編震撼到了,感覺中國的科幻電影真的做起來了,特效不比前些年的《星際穿越》差。
電影非常精彩,看到吳京駕駛空間站撞向木星的時候,小編忍不住都流出眼淚了。最終空間站炸毀,木星的氫氣被地球的氧氣所引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動地球前進(jìn)。
那么,地球的氧氣真的可以讓木星的氫氣燃燒嗎?
事實上,這個想法真的只能停留在科幻小說了,實際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直徑達(dá)到了14.3萬公里,是地球的11.2倍,低級是地球的1318倍。就像電影里吳京說的,木星主要成分是氫和氦,所以密度很低。科學(xué)家計算后發(fā)現(xiàn),木星的質(zhì)量大約只有地球的318倍。
有人會問:氫氣和氦氣都是氣體,密度極小。而地球絕大部分是巖石和金屬,密度遠(yuǎn)比氣體大。為什么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據(jù)算下來,地球的密度只有木星的4倍左右?
這是因為木星的質(zhì)量太大了,導(dǎo)致外面的氫和氦將內(nèi)部的氫和氦壓得過于致密,導(dǎo)致它們的密度增大。我們平時學(xué)的氣體密度,都是地球大氣壓下的密度。而木星內(nèi)部的壓力可以達(dá)到地球大氣壓的3000萬倍以上,可以想象那里的氫和氦已經(jīng)被壓得遠(yuǎn)比金屬還要重了。
回到最初的話題,地球的氧氣真的可以引爆木星嗎?
首先來說,如果過于靠近木星,最先發(fā)生的事件不僅僅是大氣被抽走這么簡單。由于木星的磁場極強,因此地球上很多電磁信號都會因此被干擾。
不過,人類都能把地球推走了,搞定木星的磁場估計也不是什么難事。
我們曾經(jīng)分析過,單單是木星的話,由于沒有氧氣,是無法燃燒的。
電影里巧妙的一點在于,地球的氧氣被木星抽走,讓木星上有了氧氣。再點一把火,是否可以引燃木星呢?
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做過猶不及。物體的燃燒確實少不了氧氣的參與,但不代表氧氣多多益善。如果氧氣過多,同樣也是無法點燃的。
以氫氣為例,當(dāng)它的體積分?jǐn)?shù)處于4%~75%之間,都是可以燃燒的。
由于木星90%都是氫氣,所以抽到的地球大氣到占所有氣體的20%,才可以把氫氣的比例控制到75%以內(nèi)。
然而問題就在于,正如我們所說,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18倍。而且,地球的大氣層其實和地球相比非常薄,只有1000公里,和木星14.3萬公里的直徑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因此,就算木星把地球所有的大氣層都抽走,對于木星表面的氣體比例來說,幾乎是完全沒有變化。
也有人會問:看電影的特效,木星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只有一小塊區(qū)域可以抽取地球的氧氣。只要在那一個小范圍內(nèi)達(dá)到比例,不就可以了嗎?
事實上,木星實在太大了,僅僅是那么一小塊區(qū)域,就足以放下一個地球。
而且,木星表面的風(fēng)暴極其恐怖,風(fēng)速極快。因此,被木星抽取的地球大氣,不可能停留在那里,而是很快就被吹到木星表面各個角落。
所以說,想要通過地球的氧氣來點燃木星,只能停留在想象里了。
不過,小編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也看到了中國科幻小說和電影的希望。本文僅僅是為了科普,并沒有惡意,還希望大家多包涵。電影是科幻的,文章是科普的。科幻和科普結(jié)合,才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科學(xu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