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王亞平將執行本次太空任務)
早在9月17日神舟十二號順利返航的時候,大家就已經開始關注神舟十三號的發射時間了。尤其是天舟三號的補給任務非常早,不僅早在神舟十二號返航前的9月16號就轉運至發射區整裝待發,而且在9月20號就迅速發射了。
這樣快的步伐,也讓大家感到:神舟十三號已經不遠了。當時傳出的消息是,國慶期間就有可能發射。不過,很多人翹首以盼,等待著相關的消息,卻一直沒有等來。直到10月7日,才有了最新的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就已經轉運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區,蓄勢待發。
(圖片說明:神舟十三號船箭組合體)
終于,在10月13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給出了最新消息:在10月14日下午15:00直播召開發布會,介紹神舟十三號任務的具體細節。
根據發布會上的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在10月16日(本周六)凌晨00:23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圖片說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
和神舟十二號不同,這一次的發射時間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已經睡覺了,因此會錯過直播,還有一些愛好者會錯過在附近親自見證這一歷史性一幕。至于我嘛,會堅守在電視前觀看直播,本第一時間將最新消息和科普文章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后續文章。
這一次執行空間站駐留任務的三位航天員,不出大家所料,正是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其中翟志剛擔任本次任務的指令長。
(圖片說明:執行本次任務的三位航天員)
翟志剛,1966年10月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在2008年9月曾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是歷史上第一個執行太空行走任務的中國人。
(圖片說明:翟志剛)
王亞平,1980年生于山東省煙臺市,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成為了我國第二位上太空的女性航天員,并且還在太空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有趣而又特殊的科普課堂。
(圖片說明:王亞平)
葉光富,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入選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他在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于2016年 前往歐洲進行過航天方面的訓練。
(圖片說明:葉光富)
和翟志剛、王亞平一樣,葉光富也是神舟十二號的備份航天員,雖然神舟十二號的三位航天員都順利升空,但他們三個人如今入選神舟十三號任務,也算沒有什么遺憾了。和神舟十二號一樣,這一次也是兩位有經驗的航天員帶一位首次進入太空的航天新人,可以實現老帶新的目標。而且王亞平和葉光富都是“80后”,想必未來將會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中流砥柱。
(圖片說明:神舟十號任務期間王亞平在太空講課)
我們多次說過,女性航天員和男性航天員相比各有優劣,在執行任務方面的能力沒有任何區別。從任務規劃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那就是在神舟十三號的任務執行期間,王亞平也將出艙執行任務,成為我國史上第一位執行太空行走的女性航天員!另外,王亞平也會再一次給全國人民上一次生動的太空科普課程,我們非常期待!
神舟十三號任務期間,航天員將要執行2-3次出艙任務。我們前不久回顧過,13年前,翟志剛第一次出艙的時候,經歷了終身難忘的生死抉擇,差點為了祖國的任務而犧牲。這一次他很可能再次出艙,不過有了這些年來航天技術的長足發展和神舟十二號的兩次順利出艙,相信他這一次不需要再有任何擔心。
(圖片說明:聶海勝執行出艙任務,期待王亞平未來執行任務的照片)
除此之外,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駐留時間達到半年,是神舟十二號的2倍,這也將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技術。
另外,航天員們還會進行一些航天醫學和微重力物理領域的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這也是空間站的重要意義之一。
這一次任務的關鍵性在于,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驗證階段的最后一步,所以還會為后續的建造階段做更多的準備工作。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這最后一步就決定了未來空間站建設的順利程度。在這次任務結束之后,我國將會總結經驗,正式開始空間站的建設。
(圖片說明:神舟十三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
現在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首先發射升空的,就是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將物資送到空間站。
接下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即將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的第一批航天員。這一次任務同樣極為關鍵,因為在這批航天員在軌期間,我國將會先后發射問天號和夢天號兩大科學實驗艙,預計在2022年底前完成建設工作。
(圖片說明:中國空間站)
接下來,我國將會發射天舟五號,繼續進行物資補給,準備迎接神舟十五號的航天員。隨著空間站的建設完成,航天員也終于可以實現在軌輪換。我們知道,現在由于空間的限制,必須先讓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回到地面,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才能進入空間站。當我國空間站建設完畢后,就可以兩批航天員在軌交接任務了。
接下來,我國的空間站將會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萬眾矚目的屬于我國自己的空間望遠鏡即將發射升空,那就是巡天號光學艙。巡天號具有極強的觀測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的空間觀測能力。它將和空間站共軌運行,并且在必要時可以連接空間站,由航天員進行維護。這樣的空間望遠鏡模式相當先進,比哈勃望遠鏡的維護要簡單和安全得多。
(圖片說明:巡天號光學艙假想圖)
可以說,我國的航天事業,未來可期!
當然,這一切也都要建立在腳踏實地、關注當下的基礎之上。首先確保的,就是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完成。
希望這次任務就像翟志剛說的那樣:“高高興興飛出去,兢兢業業飛行中,安安全全飛回來。”并且不要帶有太多心理負擔,順利完成所有任務。為三位航天員祝福,為祖國航天事業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