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很多企業開始了在家辦公,從來沒嘗試過這樣的模式的上班族們,直呼在家上班比在公司上班還要累,或者說在家辦公根本沒有效率。
其實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上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產業創新的發展需要了,未來人與人通過線上協同辦公將要成為主流,每個人成為獨立的經濟個體,充分發揮個人價值,才能有更好的創新創造力。
疫情時期的在家辦公是每個人應該去適應的新的工作方式,在這個期間形成良好的自律和高效工作的習慣,這對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非常有價值。
在《學習之道》這本書里反復講到了大腦的專注和發散模式,不僅是對于學習,對辦公也是非常高效的方法。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狀態,這兩種思考狀態基于不同的神經網絡模型,我們將其分別稱為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大腦會頻繁地在這兩種模式之間不停切換。有些你不太關注的事情,發散模式可以悄悄地在后臺處理,有時候,你突然一恍神,發散模式就現身了。
一、遠離打擾,開啟專注模式
專注模式是利用理性、連貫、分解的途徑直接解決問題的一種模式,專注模式能讓你輕松得到一個確切的想法。在家辦公要使自己能夠快速解決工作中的某一個問題,首先要開啟專注模式,專注模式對于解決你比較有經驗的那些問題最有效,比如你擅長做ppt,你已經收藏了大量的素材,只需要開啟專注模式,就可以按照以往的經驗快速完成。
對于在家辦公,由于可能容易受到各種生活中的打擾,比如桌子臟了想先擦一擦,肚子餓了想吃點零食,都有可能讓你難以開啟專注模式,所以在開始工作之前最好先把可能打擾自己的事物處理好,比如手機靜音、桌面整理干凈、筆和紙或其他辦公用品提前準備好,就可以進入專注模式了。
二、適當休息,發散模式更有創造力
在高度的專注模式里,我們大腦的左半球在高速運轉,它更擅長處理連貫性的、富于邏輯性的思考,上一步推導下一步,諸如此類。而大腦右半球更容易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它更善于解決一個全新的概念,解決一個陌生的問題,尤其對于需要更多創造力的職業,發散模式必不可少。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常在休息的時候會突然迸發靈感,但長時間專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卻怎么也解決不了。
值得注意的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適時的休息?當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維漫步的時候,大腦的發散模式思維就出現了。松弛狀態讓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相互聯絡的機會,并反饋給我們寶貴的靈感。
高效利用大腦的專注和發散模式,我們可以用番茄工作法:簡單地說就是先規劃好自己工作和休息時間,按照每25分鐘的一個番茄工作時間去規劃工作,先制定每項工作需要幾個番茄時間,開始工作時就定鬧鐘,每工作25分鐘后就休息5分鐘,休息的5分鐘不要去想工作內容,可以喝喝茶走動走動,整理整理桌面等等,5分鐘后再開始下一個番茄工作時間。
這樣的工作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大腦在兩種思考模式之間切換,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三、解決拖延癥的幾個有效辦法
1. 遠離可能干擾你的人、事、物,關掉手機、電視等等。
2. 快速解決想拖延的負面情緒,那就是直接開始干!只要開始做事情,就感覺好很多了。
3. 找一張紙寫出一天的工作任務清單,每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
4. 把大的任務劃分成許多微型任務,從簡單的開始做。
5. 讓身邊的人監督你,看到你在刷手機或是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就要及時提醒。
6. 想想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只有當下開始行動,才會離目標越來越近。
7. 總結一下已經完成的目標,給自己鼓勵和信心,說服自己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