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修齊治平”:積極的人生態度及其道德發展思想 - 潘發勤的博文 - 科學網
一、“修齊治平” 的現代詮釋(積極的人生態度)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大都遵循著一條“內圣外王”的道路,所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可以賦予這幾句話以新的解釋:國民素質的基礎是公民的道德素質,因此要引導每一個公民都注意 “誠意、正心、修身”;繼而謀求職業,愛崗敬業,建立美好的家庭(“齊家”),同時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個公民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力求為社會、為國家多做貢獻,國家就能興旺,此即所謂“治國”;企及未來,中國要成為強國,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既要學習別國先進的經驗,又要把中國傳統中優秀的東西以及后來發展的先進文化傳播出去,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貢獻,即所謂“平天下”。

“修齊治平”的思想中體現的是一種積極進取、主動入世的精神。對于這種積極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態度,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如果年輕人能以民族精神中的這種積極的人生理念作為支撐,那么當他們走向成人社會中時,有望能抵御環境中的不良風氣。如果以修齊治平這一傳統的民族精神作為奮斗的目標,一個人就會以終身學習的態度去不斷完善自身,同時具有主動實踐、影響他人和社會的能動性。

                  二、“修齊治平”中所體現的道德發展的順序性

后世有許多心理學家試圖研究和解決道德發展的階段問題。例如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Kohlberg)在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國人熟知的“修齊治平”的思想,實際上也蘊含著對道德發展的“階段性、順序性”的思考。《禮記.大學》開宗明義提出自己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為此,《大學》中試圖先分析個體的認知心理狀態,把它分為“止、定、靜、安、慮、得”,所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基于這樣的考慮,要達到教育的終極目標的“止于至善”,就要區分“本末”和先后次序,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為此《大學》中提出人的完善的邏輯程序,即修養的先后順序,分八個步驟(俗稱“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大學》的原話中可以看出這一順序的重要性: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的根本是“修身”: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八條目表現出較強的邏輯性,它們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簡單到豐富,體現出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與西方流行的道德發展順序性的比較

再簡單地介紹一下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科爾伯格在對青少年兒童的道德判斷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追蹤研究(每隔三年重復一次,追蹤到2223歲)和跨文化研究,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他認為個體的道德判斷分為三個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每個水平又分為兩個階段:1.前習俗水平1)服從于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懲罰和服從的定向階段),(2)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定向階段)。2.習俗水平(小學中年級以上):(3)人際和諧(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3.后習俗水平:5)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6)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如果把科爾伯格的思路和《大學》中的思路作一比較,可看出兩者都認識到道德發展的階段性、順序性。不過,前者是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從認識判斷力的發展順序去思考這一問題,后者著眼于從人倫、從個人道德與社會政治的實現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

就思考的某些內容而言,也表現出思維的相似性。科爾伯格涉及道德認知發展中的不同水平的發展變化,從功利主義、服從權威等較低水平到個體判斷的較高水平——從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出發,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心、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如果把這一點同《大學》中提出的從“修身”(自我修養)的水平發展到“平天下”的水平,就可以看出相關道理的一致性。從“治國”“平天下”的現代意義來理解,如果一個人要達到能“治國”的境界,他就要更多地從國家利益而非從一己私利來考慮問題;如果要達到“平天下”的境界,恐怕他也要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從普遍的人性來思考問題,要思考普遍意義上的道德原則。二者在考慮個體的道德最高水平(“至善”)時都想到了普遍意義上的道德概念和術語。由二者的思考可推舉一例來說明相關的問題,設若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當局要求一個日本青年去參加戰爭,那他該怎么辦?出于狹隘的“愛國”和當局的權威強令他似乎應該參加,而出于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出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準則他就不應該參加。

雖有以上比較,但大體而言,由于時代差異和文化差異、思考的角度的不同,二者不可同日而語。我在此硬是把它們拉扯到一起,也有點牽強附會。不過請您見諒,我還是“牽強”了一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物寶典】科爾伯格考點大全!注意和皮亞杰做區分!
科爾伯格的道德兩難故事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2023心理學考研 | 百日打卡 Day.69-青少年自我的發展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解析
北師大心理學MAP考研核心考點 |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长治县| 南昌市| 内丘县| 渭源县| 阿克苏市| 托克逊县| 祁阳县| 抚宁县| 隆回县| 新乐市| 新田县| 遂宁市| 玛曲县| 深圳市| 都昌县| 禄丰县| 房产| 修武县| 晋宁县| 维西| 盖州市| 福建省| 巴南区| 锦屏县| 阿拉尔市| 叶城县| 万全县| 黄浦区| 铜梁县| 凤庆县| 黄陵县| 务川| 中西区| 滦南县| 广灵县| 静乐县| 榆社县| 平安县| 日土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