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童年回憶,《鐵齒銅牙紀曉嵐》已經播出23年!每次一提到紀曉嵐,我們心中往往會浮現出一個儀表堂堂、口才極好、清廉正直的朝堂名臣。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其死后,嘉慶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紀曉嵐書法作品,受當時書法風格影響,有著圓融,雍容華貴的特點,書法大小相兼,蒼勁多姿,也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他的書法作品吧
虛竹幽蘭生靜契;和風朗日愜天懷。
他是一位為民請命,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官,他在諸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詩書畫皆通,還被譽為“鬼才”,而他的書法亦精到,其書法不俗,根治傳統,雋永內秀,有顏韻趙骨,非常驚艷,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皆有傳統,而且從書法上也能夠讓品味他的人品,在細節出寫出了新境界,不愧為為一代“鬼才”。
不與時賢殊興遇;每因古趣見風流。
據記載,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其實是一個縱欲成癮、壞習慣超多的人。據記載,紀曉嵐吃肉成癮、縱欲成癮、吸煙成癮...
紫鸞對舞菱花鏡;海燕雙棲玳瑁梁。
清代資料《嘯亭雜錄》記載紀曉嵐的飲食:一天到晚不吃一粒米,不吃半顆谷。《南亭筆記》記載,紀曉嵐每天的飲食:煮肉一盤,熬茶一碗,別無他物。
放眼青山摩詰畫;蕩胸碧海少陵詩。
從紀曉嵐的作品上看,這書法功夫,絕對是一流的,而且在書寫上,既有對古法的繼承,又有一種超越,整體上以趙子昂行書為宗,參以董其昌筆意,以豐腴的線條為主格調,寫出了一種清新之面貌,讓人嘆服
寶露春涵芝圃秀;彩云晴映玉階明。
筆墨十分豐腴,將這種黑、大、粗、重的特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和應用,真是不一樣的存在,而且在字形的處理上,也是非常見功夫的,做到了隨字而安,因字賦形,能夠讓每一字都能夠盡顯結構之美,造型之妙。
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惠風和暢,游目騁懷。
紀曉嵐書法作品,受當時書法風格影響,有著圓融,雍容華貴的特點,書法大小相兼,蒼勁多姿,也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奎壁光華文藻麗;岱嵩品望玉峰清。
紀曉嵐在文化上,很重視文學作品的藝術效果,風格主張質樸簡淡,自然妙遠;內容上主張不夾雜私怨,不乖于風教。
清閟云林倪迂畫閣,英光寶晉米老書堂。
紀昀(紀曉嵐)的書法作品清雅流暢、圓勁華美,屬于傳統的文人書法。相較于和珅端雅工整的館閣體書風,紀曉嵐的字則借古人筆法融入自己的風格,更具藝術性、個性,可以說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