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胰島素包括動物胰島素中的精蛋白鋅胰島素和特慢胰島素鋅懸液兩種。
精蛋白鋅胰島素是將胰島素與大量的魚精蛋白及少量鋅離子結合而形成,外觀呈乳白色,為不溶性混懸液體。皮下注射后,3~4h起效,作用高峰為14~20h,作用時間可達24~36h。
特慢胰島素鋅懸液是僅將胰島素與高濃度的鋅離子結合而形成,皮下注射后,5~7h起效,作用高峰為16~18h,作用時間可達30~36h。
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包括地特胰島素(諾和平)和甘精胰島素(來得時)等,它們都是對人胰島素的分子結構進行特殊的修飾后而形成的。
地特胰島素是去除人胰島素B鏈30位的蘇氨酸,將14 碳的脂肪酸連接到人胰島素B鏈29位的賴氨酸殘基上而形成的。
甘精胰島素則是將人胰島素的A鏈21位門冬氨酸換成甘氨酸,又同時在B鏈末端加2個精氨酸而形成的。皮下注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后,2~3h起效,作用無明顯高峰,作用時間可達24h。
長效胰島素和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多用于控制全天血糖,尤以控制空腹血糖效果最佳。
長效胰島素一般在睡前注射,一天一次。
而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可在一天中的任何固定時間注射,更方便靈活,并且更少出現低血糖。
長效胰島素性狀為乳白色不溶性液體,充分搖勻后方可皮下注射。
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的性狀則為無色透明澄清的液體,注射前無需搖勻。
許多應用多次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會詢問醫生,“現在有一種胰島素,'打一針’就能管一天,我也想用”。毫無疑問,這種胰島素指的是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目前臨床上許多糖尿病患者在用。
每日1次注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僅適合于部分患者,也就是那些主要以空腹血糖升高為主,通過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控制空腹血糖,再配合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餐后血糖,這種治療方案確實能使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獲得良好控制。
但是對于每日2次以上胰島素注射的患者來說,改為每日一次長效胰島素注射,是否能獲得血糖理想控制就有很大的疑問。
血糖包括基礎血糖和餐后血糖。
基礎血糖包括我們常說的晨起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夜間血糖。
餐后血糖指一日三餐后和加餐、進食含糖飲料、水果、零食等后的血糖。
在正常人,進餐后0.5~1 h血糖達峰,< 7.8mmol/L,2~3h后恢復至餐前水平。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1型糖尿病)和(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進餐后血糖較正常人群升高明顯,極少數患者餐前餐后血糖相差 10mmol/L。
每天注射一次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主要提供基礎胰島素的補充,經過適當的劑量調整,可以良好地控制基礎血糖。
對于病程比較短,胰島功能保存較多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其餐前餐后血糖相差不顯著(2mmol/L左右),每日一次長效胰島素注射能夠良好地控制餐前血糖,達到“水落船低”的作用,使餐后血糖也隨之下降。
而對于病程較長的2型糖尿病及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進餐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更加明顯,即使空腹血糖控制達標,餐后血糖往往也仍然較高。這時如果僅使用長效胰島素,雖然可以控制空腹血糖,但是餐后血糖并不能很好地達標,因為餐后血糖的升高需要額外胰島素的提供才能得到控制,這就需要給予短效或速效胰島素。
因此,每日一次長效胰島素注射可以控制好空腹血糖,但要控制好餐后血糖還需要配合短效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多次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往往并不能僅用一次長效胰島素來使全天血糖獲得理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