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時候會被一些慢性“奇特”的身體反應所困擾,向醫生描述后再經過一番檢查,被診斷為“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可能大家更為熟悉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那么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稱植物神經病變,指機體自主神經(植物神經)的損害。自主神經專職支配人體呼吸、心搏、血壓、胃腸蠕動和膀胱排尿等基本生理活動,并且不受主觀意識控制。當自主神經發生病變時,身體相應的器官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病癥。
(1)排汗異常: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經病變常出現下肢無汗、手和軀干則大量出汗的現象,進餐時更明顯,即所謂的“味覺性出汗癥”。有的患者原為汗腳,發生自主神經病變后可變為干腳。
(2)膀胱排尿功能異常:當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時,負責排尿的膀胱逼尿肌出現收縮無力而發生尿困難、尿不盡,膀胱內殘余尿增多(正常人膀胱內殘余尿<50 ml)、膀胱充盈甚至導致尿潴留,久而久之,還可以因尿液反流引起泌尿系感染,并可能加重腎損害。
(3)性功能障礙:男性與女性均可出現性功能低下的表現,男性多有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和(或)逆行性射精,女性可出現月經紊亂。
(4)胃腸功能紊亂:會引起吞咽困難、上腹飽脹、胃部不適、腹瀉或便秘或兩者交替。
(5)直立性低血壓:也稱體位性低血壓,當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后,部分患者可出現嚴重的直立性低血壓,即臥位血壓正常,一旦突然從平臥位或蹲位坐起或站立時,血壓突然下降,呈低血壓狀態,患者會出現頭暈眼花、雙眼發黑,嚴重者可發生暈厥。
(6)心臟自主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安靜休息狀態下心率增快,多在90~100次/分以上,并且相對固定,運動時心率也不像正常人那樣隨之加快,由此可造成運動時供血不足,出現心悸、氣短、胸悶、頭暈、低血壓等癥狀。當合并嚴重自主神經病變時,還可發生無痛性心肌梗死、心臟驟停或者猝死。
(7)無癥狀性低血糖:一般情況下當發生低血糖時,人體會立即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如心跳加快、出汗、手抖等。而當自主神經受損后,再發生低血糖時,就不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從而導致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時覺察低血糖并及時進食,最終直接出現低血糖昏迷。
總之,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可以損傷到支配人體最基本反應的自主神經,導致一系列各不相同的表現。
現有的治療總體包括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兩方面:
(1)病因治療:主要從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原因著手。
①控制血糖:積極嚴格地控制高血糖并保持血糖穩定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最重要措施。越早開始治療,治療效果越明顯。
②促進神經修復:常用藥為甲鈷胺(甲基維生素B12)等。
③改善微循環:神經的血供減少是導致神經病變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和微循環來改善癥狀。常用藥物為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堿、胰激原酶和活血化瘀類中藥等。
④改善代謝紊亂:高血糖可導致神經組織內出現其他的代謝異常,引發神經組織損傷。依帕司他等藥物可改善這種代謝紊亂。
⑤抗氧化應激:氧化應激是人體反應失衡的表現,它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種因素。常用的藥物為硫辛酸等。
(2)對癥治療:就是緩解機體的癥狀。如便秘患者可服用通便藥物,尿滯留患者可以采取藥物、導尿、膀胱造口等辦法來緩解癥狀。糖尿病神經病變有時表現為軀體的疼痛,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治療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包括:抗驚厥藥、抗抑郁藥物和阿片類鎮痛藥物(曲馬多和羥考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