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觸時光。
【壹】
九龍江,綿遠悠長,以它不變的姿勢,靜靜地流淌,流過我的童年,帶著我的青春,直至中年。我居住的小城,對它的眷顧和依然,還有自然而然的情愫,已無法用簡單的言語可表,仿佛是以生即來的依賴,又似乎是一種生存依托。當初的不經意間闖入和如今的融入,這個慢條斯理的小城,我窺見它的變化。有人說不喜歡,我卻是說不上喜歡或不喜歡,只覺著,已然生活,無需過多的計較。
歲月的轉變可以帶走許多,純粹,簡凈,純然,還有青春。以及江邊的柳樹,淺江的水藻。時光變換著用它們獨有的方式,自如地餞斷,延續,生長,萌蘗,枯瘦,老去。一如那些流傳已久的故事,亙古地悲歡,執著地合離。小城里的人們,安靜地存在著,又安然,緩慢地消失,亦隨時光,變化著,再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所有的發生,似乎有它的痕變,但又不可觸摸,周而復始,容顏相似卻又是萬千不同。
【貳】
看一本書,在它的故事里沉浸。佛生與青蓮,他們經歷,夏雨,秋月,絢爛亦迷離。淡淡的故事,一如雁過,有聲,無痕。歲月把佛生與青蓮變成老者,在三十年后的那一天,兩個墳頭,一座山。兩個攜手的人,走完他們平凡的一生,一起生活,一同往生。被這樣的故事感動,每個言語的畫面,看似平淡無奇,卻又獨具一隅地散發它的光芒。平淡,亦平凡。它的閃光,亦是這樣。如此完滿。
合上書,看外面的周遭,一切安靜無隅,日頭從山頂淡淡拂過,似要抹去人間路上的淡濃痕跡。書里的故事,傳達的是一種平靜安然的美,我亦是極喜歡如此安排。似不經意地在我們的額上刻上深深的禪意,深刻,靜然,簡潔,平凡。作者已然達到他的意傳,遂靜立,了悟,沉默。那么,人間萬物山色亦是空芒,水光亦是瀲滟。或繁華,或貧瘠,亦是會依次呈現而后逐一遁去。若可凌空于世,也應是俯瞰世間,立于潮頭,淡看世事。
【叁】
昨日,與友相聚。目光落于她的眼角,歲月磨去了她的美麗,送來一份淡然的成熟,她眼角的細紋似乎也昭示著我亦是如此。回看與她的過往,陳舊的,似無可遁尋,又可觸摸。我們的過往,可尋的事物,也在經年后的今日漸漸調落,各自皈依,似也是塵歸塵,土歸土,寧靜著它的完滿。笑鬧間,日光明媚,秋風清爽。
我們都好好地生活在這個小城,彼此不驚擾,亦是相互扶持。一同觀望時光纖指劃落枝葉,一同看歲月如何薄涼掠去溫柔。經久地承接一切可能,撫觸可得的歲月痕跡,不急不俆地保留著美好的蹤跡我們的姿態不曾改變,安然如初,悠然自持。
微信上的三毛,好似還在世間。平然的文字,曾溫柔著我青蔥的歲月。她似一如細沙里的琥珀,經久地磨練,透徹世間,生死亦是無所謂了。世間的許多事,我們不必細致地問詢,亦無需糾纏它的結局。一如眼前的石子,紋理間,似零落,又有致的距離,仿若是某時,某人的閱歷,都鐫刻著過往,好似無聲地話語,似訴非說,都在它的縫隙中隱著它獨有的寓意。
電視上也說著三毛的過往,或好,或錯。我亦是不太喜歡這樣的訪談。人已去,對錯皆為后事,再論又如何?那些塵往,曾經,還有埋藏已久的密語,已不關哀樂,無關喜怒,一如一張被掛許久的古畫,靜于歲月,自有它的位置,有人自會珍藏。能讓人記下的,必有它獨有的特質,雖滿是塵埃,亦有它漫長的蹤跡,亦有屬于它地老天荒的沉寂。可以被記起的美麗,靜自于時光深處,被深深地風霜的顏色,透著它灰沉的厚重,也會散發著它的味道,這是一種不被驚擾的氣息。
【肆】
許多時候,可以由一則文字,,探尋它故事的內涵。隨來的質感,也厚重,亦輕盈,也細致,亦粗糲。它的每一次筆鋒,都深深地刻著光陰的壓抑與凝重,深情與安然。任時光打磨,光陰去來,兀自風雨不移。文字中的所有的愈合傷處,,亦會被持續地敲打疏離。。亦會在時間深處被層層包裹。
時間,在抬眼間流過,經久不息。小城亦在變化著,一如每瞬出會出現的不解,經年后,時間也許會給我們當下不知如何回答的回復。或許,人們已記不起的那些微小的舊時光的味道,還有褪去色澤的記憶。但,人們仍在行走的姿勢中更替著日與夜,交錯著光影,往來中,偱著各種軌跡,在黑暗里,次第被湮沒,而后,人們又以同樣的步履,重新出走,重復著這樣的規則。無需更多的思索,無需改變,簡單地可以令人一遍遍地往復偱環。
時日皆長亦短,彼伏此起,往來顧盼,不問來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