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生兒生女都一樣,但是如何撫養兒子和女兒,可是兩套完全不一樣的學問。就像同性和異性相處的時候都是不一樣的做法。
只有真正注重這些禁忌和避諱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性別意識又有分寸感的孩子。一位教育專家就表示,父母懂得三忌和三避,也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有出息。
養兒“三忌”
對于有男孩的家庭來說,父母總是希望男孩子長大以后能夠變成沉穩的男子漢,因此會用一種較為嚴厲和冰冷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
實際上這種教育方式就存在著很多誤區,第一點忌諱,就是過分地壓抑孩子的情感。父母總是喜歡這樣說:因為你是男子漢,所以不能哭,不能脆弱。
堅強的確是一種很美好的品質,也應該在男孩子身上體現。不過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哭泣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不會哭泣的孩子,也會少了共情和自我內心的調節。
第二點忌諱,就是過分地慣著兒子。一些老一輩的人特別喜歡小孫子,認為家里的男孩兒就應該慣著,從來不讓受委屈。結果孩子無法無天慣了,連家里的老人都不放在眼里。
在公共場合你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熊孩子,他們對待家里的長輩破口大罵,對待一切權威都不放在眼里,結果長大了之后也特別容易鬧事,把自己給毀了。
第三點忌諱,就是包攬孩子從小到大的一切。父母認為孩子從小到大都應該被精心地安排出來,從小去什么幼兒園長大去什么工作單位,都是定好的。
然而社會上有很多缺乏心智的巨嬰,就是這么被大包大攬出來的。你以為孩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實際上這個孩子未來也將一事無成。
女兒“三避”
那么針對于女兒的三種應該避開的教育方式又是哪些呢?第一種應該避開的理念就是過分的富養女兒。這句老話大家應該總聽過吧。
認為從小就應該把女兒寵得非常奢侈,才能讓這個女孩子見世面,不會長大以后輕易地就被男孩子用物質條件給騙走,可是父母把握不好這個度,就容易變成寵愛。
物質上的滿足才不是富養女兒的關鍵,真正的富養在于精神層面。而且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從小接受飽滿的精神滋養。
其次應該避開的是嬌生慣養,女孩子天生情緒比較敏感脆弱,但是父母就應該慣著女孩子一輩子就這樣嗎?那么就會讓孩子失去了自我保護和防護的能力。
甚至女孩子也會被養成巨嬰。比如有很多剛上大一的女同學,連襪子和內衣都不會洗,這就是被父母慣出來最后產生的悲劇。
第三種應該避免的觀念就是重男輕女。你以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年輕父母都不會這么想了,那你真的是太天真了,以往的舊觀念非常根深蒂固。
很多父母無形中還會把男孩和女孩的命運以及未來發展區別看待,認為在同等條件下,女孩子可以少讀書,可以少一點發展的野心。
但是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應該鼓勵女孩子,像男孩子一樣勇于開辟自己的事業,可以自由地選擇到底應該多一些關心家庭,還是多一些關心自己的人生。
都說一個孩子培養的黃金階段在學校里面,學校怎么去塑造孩子,就能讓孩子未來成長為什么樣的人,然而家庭卻是在早期教育當中最關鍵的場所。
每一個家庭當中的父母都應該這樣考慮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就是量身定制,男孩兒和女孩兒必須要區別開來對待,當然在發展方面應該同等對待。
哪怕是同一個性別的孩子,也會在性格上產生比較大的差異,有一些男孩子天生性格也比較敏感,那么父母就應該采用更溫和的方式,一步一步啟發孩子成長,堅毅起來。
同時父母強大才能保證自己的孩子強大,強大的父母要給孩子富足的精神體驗以及足夠的物質生活,保證讓孩子在教育方面始終無憂無慮。
那么父母要怎么為孩子做投資呢?這應該是每一個機智的父母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不要去約束孩子未來發展的道路,而是要去跟孩子一起建設一個可實現的美好未來。
你認為養男養女有區別嗎?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