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之后是不是發現,能早一點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早一點幸福了。
這世界上的事情,明明有一半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都相信是真的。
相反的,有一半的事情是真的,往往還不相信,視而不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些年互聯網發展很快,都非常重視數據問題,最近幾年都玩補貼大戰,滴滴先前燒了很多錢,有一部分真正補貼了的,還有一部分是被刷出來的數據,有一個互聯網老刷手,用軟件刷單,一天搞幾萬塊,你說滴滴公司知道不,知道,但是燒了那么的錢,沒點大的業績出來,怎么給投資人說,投資人也不傻逼,投了那么多錢不出業績才傻呢。還有各大購物網站,搞銷量的,多數也假吧。
如果這些公司不弄點業績出來,怎么對外夸大宣傳,怎么去弄到各種政策扶持。
這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列子,其它行業也存在著這樣的潛規則。
其實很多東西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明明知道是假的,但還是要;爭一只眼閑一只眼,假戲真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把它分成兩套邏輯:第一套是浮在表面的,第二套是潛在水下的。
第一套邏輯是圍繞“道德”開展的。
第二套邏輯是圍繞“利益”開展的。
浮在表面的“道德邏輯”人們只說不做,停留于口號和嘴里。
潛在水下的“利益邏輯”人們只做不說,只用于實際行動。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自己說空話,我們也知道對方在說假話,我們也知彼此都在說套話,大家都心知肚明、還真兒八斤的說客套話,這就是第一個邏輯的形成。
《黃帝的新裝》是不是一個很適合這樣一個邏輯:分明是一個赤裸的全身在眾人眼前游蕩的黃帝,眾人居然豎起大母指,夸他的服服漂亮,并且都格守秩序,說得頭頭是道。
最后一個天真的小孩子勇敢的說:他明明什么都沒穿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剎那問,所有的人都尷尬了。
顯然小女孩是不合實宜的,雖然講的是真話,但是破壞了第一套邏輯秩序。
?2 為什么說我們看到的是假象。
就是因為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第一套“道德邏輯”,而第二套“利益邏輯”永遠被隱藏起來,只可意而不可傳。
很多人之所以看不懂,只是看到第一套“道德邏輯”,而看不到第二套“利益邏輯”。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痛苦,他們用“道德邏輯”的方法去實踐“利益邏輯”的事情。
弄懂以上道理,就能明白以前那些不明的事情。
有句話,真正的看透而不說透,指的就是第二套秩序只可默默的被使用,但千萬別說出來。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看透又說透,注定沒朋友。
比如,我們經常說此人表面一套,實際一套,很虛偽。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往往社會上混得開。
很多都討厭這種人,最后都變成這種人了。
最終都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難道要縱容說大話,說假話,講空話嗎?
有一點必須認同,人和人不一樣,有人聰明,有人愚昧,有人勤快,有人懶惰,要讓那些聰明能干的人去引領愚蠢和懶惰的人,社會才整體往前進步。那些愚昧的人跟本不需要知道太多,只知道干活就行了,如果知道太多,想的太多,反而消散社會的合力。
3?
從現在開始,明白一個道理。
不要輕易相信那些你輕易就能看到的東西。你要把真象和表象反過來看,還有就是真相是不可輕易說的。
一說就錯,一說就是禍。
比如在互聯網上聽到各種成功人士大談他們的成功經驗。每一個都提到要努力、要堅持,但實際上他們正真成功的原因,往往都不便說的。
當你有一天通過事物的各種表象發現背后的真相,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就不一樣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教父”里有一句話,“花半秒鐘著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沒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時難就難在,真和假又能隨時調換。
真到假處真亦假,假到真處假亦真。
其實,只要人的心境到那個層面,真和假都是表現。
最后,人生最難得的,不是你經歷了風雨后看透了真相。
人生最難得的,是當你看透真相后,還能守住那顆初心。
善良如初 天真依舊
愿你翻越千山,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