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認識關系,才能在關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關于職場上的人際關系,下面這些深刻的體悟,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常讀常悟,必能大大改善你的人際關系,甚至還能讓你成為處理人際關系的“達人”。
01 關于關系、背景和權力
在這個社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永遠都是上層的背景關系和實實在在的權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拼死拼活地干,也能上升到一定的職級和崗位,但對于那些有資源有背景的人來說,他們往往可以花費更少的成本,走上和你一樣的位置。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很多問題你跑斷腿都解決不了,可能別人喝喝茶吃吃飯就搞定了。
不要說這不公平,因為這就是“職場現實”,對于什么都沒有的“草根”選手來說,只能接受,而不是吐槽抱怨。
02 絕對實力往往可以忽視規則
規則通常是約束大多數人的,但如果你擁有實力,你也可以選擇忽視規則。
我們都知道,在飯局上有很多規矩,但這所有的規矩都服務于一個人,那就是這個飯局的主賓。如果主賓是領導,那領導怎么說,飯局就要怎么開,而不是一定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這就是實力可以忽視規則的表現,當然沒有實力的時候,還是要遵守規則。
不管領導怎么樣,我們都應該注意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做事的同時兼顧領導的權威。
03 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不管與什么人打交道,你若是想受歡迎,那你只要多說別人愛聽的好話就可以了。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人們最在乎面子,你若是給他面子,那什么事都好商量,你若是不給他面子,那斤斤小事也難以溝通。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即便是對別人不滿,那也要放在心里,不要說出來,反而要多數別人好的方面。
壞話,你在心里怎么想都可以,但最好不要說出來,因為一旦出口就會成為你的掣肘。
04 但凡利益最好不要牽扯熟人
越是熟人,就越是不好談利益,反而與陌生人談判,講起利益沒有心理負擔。
比如,不要去親戚開辦的公司或單位工作,因為關系說不清楚。職場,講究的是工作關系和價值交換,而一旦牽扯到親情,那關系就不要定位了,往往會扯得誰都不開心。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去親戚開辦的公司或單位,避免親情關系牽扯利益關系。
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最好不要找關系,因為動用關系的潛在成本,總是要還的。
05 遵守規矩最能獲得別人的信任
社交有社交的規則,簡單來說就是禮尚往來、有來有回,遵守規則最能贏得歡迎。
我之前就有個同事,因為工作關系我從家里給他帶了些茶葉,結果他很有交換意識,馬上就要請我吃飯。雖說這種關系也很現實,但是同事表現出來的規矩意識,卻很值得學習。關系本身就要有來有回,不讓別人白白付出,才能持續獲得別人的幫助。
誰在關系中“白嫖”,誰的“白嫖”思維越嚴重,誰在社交和人際交往中就越不受歡迎。
06 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
是非標準太過分明的人,是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的,因為他們將很多人都拒之門外。
俗話說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如果在職場上,我們總拿自己的是非標準去要求或約束別人,那你將很難與別人合作,因為你不管看誰都會反感和排斥。價值觀這個東西是要求和約束自己的,而職場關系講究的確實價值交換和利益共贏。
如果你能做到只要求自己、不約束別人,那你將會發現,處理人際關系竟然如此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