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駿飛
煎中藥是一門學問,清代徐靈胎曰:“煎藥之法最宜深究,藥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敝兴幋蠹依顣r珍同樣認為,盡管道地藥材、炮制得法、辨證配伍皆無誤,但煎藥不得法則“無功”。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煎藥方法呢?作為省腫瘤醫院名醫館中藥師,在此,我結合臨床常見問題,總結煎藥要點如下:
首先,煎藥需用陶鍋、砂鍋,忌鐵鍋、鋁鍋,電鍋難以控制火候也不提倡。
其次,準備階段,“輕”藥(葉、花、果實、種子、皮及少數松泡的根及根莖)與“重”藥(多數堅實致密的根及根莖)要分開;特殊煎法藥也要分開。
第三,冷水浸藥且水面始終維持沒過藥面,時間30~60分鐘,“輕”藥宜短,“重”藥宜長;夏季宜短,冬季宜長。
第四,浸泡后不換水直接煎。一般武(大)火煮沸轉文(?。┗鹇荆陂g輕輕攪拌藥材2~3次。連續煎兩次,兩煎藥汁混勻后分服。
第五,煎藥時間:1、按質定時:一般藥物頭煎25~30分鐘,次煎15~20分鐘,其中“輕”藥宜短,“重”藥宜長;2、按病定時:解表藥(治感冒)全程武火急煎,頭煎15~20分鐘,二煎10~15分鐘;補虛藥(滋補調理)頭煎煮開后文火慢煎30~40分鐘,二煎30分鐘。
最后,特殊煎法藥應按法煎藥。先煎:一般煮沸后先煎15~20分鐘,再與它藥合煎;后下:頭煎完成前5分鐘放入,二煎與它藥合煎;包煎:不要拆包直接煎;另煎:多為貴重藥單獨煎藥1小時,也可頻煎頻服至無味;沖服:伴藥汁沖服;烊化:它藥煎完去渣后置于藥汁中文火煮至融化。泡服:溫水沖泡,泡時加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