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有不計其數(shù)的植物種類,其中還有許多都不為人知,甚至還都充滿了神秘玄幻的色彩。比如,在著名的文學小說《紅樓夢》中,有一種絳珠草被認為是仙草,但專家們卻在長白山找到了原型,由此也引起了諸多爭議……這究竟是為何呢?下面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請勿對號入座)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作品,專家們在經(jīng)過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紅樓夢》中提到的植物種類有200多種,其中還有許多都不是自然中真實存在的,因此被專家們認定為“虛擬植物”,或“仙草”,比如絳珠草就是其中之一。
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就提到了一個神話故事《絳珠還淚》,即絳珠本是一顆仙草,經(jīng)過神英侍者的澆灌變成女兒身,后來下凡報恩變成一名女子,即主人公林黛玉,而這神英侍者就是賈寶玉……雖然這是玄幻的故事,但人們卻對絳珠草十分好奇。
根據(jù)《紅樓夢》中的描述總結(jié),可知絳珠草是一種草本植物,通常在三四月開花,結(jié)出的果實為紅色顆粒,看起來十分飽滿光鮮,吃起來還有一些酸甜的味道。在現(xiàn)實的自然界中,專家們也對絳珠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證,果然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類使于絳珠草的植物,比如北京城郊外有一種植物叫紅姑娘,當?shù)卮迕穸颊J為它就是絳珠草,最起碼也是絳珠草的原型。
紅姑娘是民間叫法,它的學名叫作毛酸漿,也是草本植物,能結(jié)出像小燈籠一樣的果實,也能夠直接食用,口感也是酸甜。不過,毛酸漿和絳珠草也有區(qū)別之處,前者在11月的深秋才結(jié)果,此外它的果實也大,不能稱之為顆粒,因此也有專家表示毛酸漿和絳珠草根本就毫無關(guān)系,而且毛酸漿還是常見的植物,絲毫沒有神秘感可言,所以這一點也不符合絳珠草。
又經(jīng)過多年的尋找,專家們在長白山發(fā)現(xiàn)了一種神奇的植物——高山露珠草,這是一種露珠草屬植物,生長高度約30厘米左右。高山露珠草長有頂部總狀花序,在三四月花期的時候能開一些白色的小花,長度在1-2厘米之間,等花期之后也會結(jié)出顆粒狀的果實,成熟后就變成了紅色。
不過,高山露珠草的果實十分苦澀無法食用,但卻是一味中藥材,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有養(yǎng)性安神的作用,涂抹在皮膚上還能祛除紅腫或消除傷疤。專家們表示,高山露珠草生長得婀娜多姿,看起來也宛如少女在風中搖曳,因此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林黛玉的形象,所以原本鮮為人知的高山露珠草,也逐漸成了“林黛玉”,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它的存在。
雖然很多人認為高山露珠草就是絳珠草,但是在學界各種質(zhì)疑也不斷出現(xiàn),其他的觀點也層出不窮。比如,文學大家周汝昌研究《紅樓夢》多年,認為絳珠草肯定是存在的植物,而不是作者曹雪芹憑空捏造出來的,他表示絳珠草其實是一種代稱,實際上是苦葴草,也就是古籍中記載的“洛神珠”。在《紅樓夢》中,林黛玉最后投水自盡也和“洛神”有聯(lián)系,因此這也成了絳珠草的另外一種解釋,但需要注意的是,周的解釋是一種推測,并非是實踐考察。
除此之外,現(xiàn)代紅學專家們也提出了新的解釋,他們在南北朝時期的鬼怪小說《述異記》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蛛絲馬跡,如“葳蕤草,一名麗草,亦呼為女草,江湖中呼為娃草”。由此,專家們認為曹雪芹也看了《述異記》,將“女草”的說法進行了改寫,進而創(chuàng)作出了絳珠草化為女兒身,還下凡變成了林黛玉的橋段,因此絳珠草其實就是葳蕤草。在自然界中,葳蕤草是真實存在的一種植物,但它看起來就如同韭菜一般,而且不開花也不結(jié)果,更沒有紅色的果實,因此和書中描述的絳珠草相差甚遠……
直到現(xiàn)在,究竟絳珠草是什么也還是學界爭論的問題,甚至在將來也都很難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或許這就是絳珠草的魅力吧,讓我們所有人都在不斷的憧憬與想象。
參考資料:
《吉林文化簡史》作者:鮑盛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