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奢侈是人所共知的,老佛爺普普通通的一頓飯,就要吃108道菜,即使明知道吃不完,也要把排場擺足,如此才倍兒有面子。在逃往西安的路上,慈禧太后仍然不忘記享受,甚至她提出的一個小小要求,可是這個小小的要求,卻難壞了西安城的官員。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的小小要求又會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現代歷史學家曾這樣評價過慈禧太后,叫做“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慈禧的能力可見一斑。可是對于抵抗洋人來說,慈禧卻變成了軟柿子,總是被洋人踩在腳下不敢吭聲。
1900年,八國聯軍用堅船利炮打敗了清軍,氣勢洶洶的向京城殺來,養尊處優的老佛爺嚇的真魂出竅,情勢緊迫之下,她立馬命人收拾行囊,帶上光緒皇帝、隆裕太后、李蓮英等人,開始了“西狩之路”。
按道理來講,老佛爺此次西巡,西安的官員們應該夾道歡迎,并且還要建造一座座奢華的行宮,以供老佛爺鳳體安歇。可是由于事情發生得太倉促,雙方都未來得及做準備,因此建造行宮的計劃也就無從談起了。幸虧一路之上有甘肅布政使岑春煊在旁“護駕”,慈禧太后也沒有吃太多的苦,到了西安后,她的下榻之處,就被安排在精心布置好的巡撫衙門中。
雖說巡撫衙門已經過特殊布置,可是在慈禧看來,其環境要比紫禁城差的多。可惜此一時彼一時,慈禧太后對自己的處境也心知肚明,索性也就安心的住在府中。居住環境能忍,天氣環境卻忍不了,此時正值酷暑盛夏,常年居住在北京的慈禧太后,自然受不了山西的如此高溫,畢竟每年這個時候,她應該是躲在承德避暑山莊的。
老佛爺本來就因失了京城而心中苦悶,如今又要面對毒辣的太陽,其心情自然不明而喻,這也讓她想起了在京城喝冰鎮酸梅湯的日子。她召來岑春煊,要求其為自己弄一杯冰鎮酸梅湯解暑消渴。岑春煊拜別稱是,心里卻大為發愁,為什么呢?
其實您可能不知道,古代貴族夏天用的冰塊,都是冬天時人工采集再放入地窖儲存的。岑春煊心知西安并沒有采集冰塊的習慣,因而也不可能有冰的存在,想要沖泡一杯冰鎮酸梅湯,真可謂是難比登天。
但是事情總是會有轉機,經過多方打聽,岑春煊才知道,在距離西安100里的地方,有一座太白山,此山海拔極高且終年積雪,是一處取冰的理想之地。
聽聞這個消息后,岑春煊非常高興,立馬找來200名親兵,帶足取冰設備,還有充足的銀兩前往太白山挖冰,200名親兵步行100里,來到山下,他們首先高價雇傭民夫修路,路修好后,親兵們冒著艱險登上了太白山。他們用鍬稿刨下冰塊后,統統放在背筐中,然后運下山來。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親兵們后面背著冰簍,因此一路之上可謂是艱難無比。運下山的冰塊被裝在車上,運到了西安巡撫衙門時,基本上已經融化了三分之二,馬匹因為急速奔跑,故此,死亡無數。他們只能將小冰塊收集在一起,將其中一部分用來制作冰鎮酸梅湯。剩下的冰也不會被浪費,岑春煊下令將其堆放在木桶中,送入老佛爺的寢房進行降溫。
正是靠著每日如此“艱難”地運冰,慈禧太后才如愿以償地喝上了冰鎮酸梅湯,消解了自己的暑氣。可是她卻想不到,正是自己的一點“小癖好”,200名清軍動了多大的干戈。
有人曾統計過慈禧西行時運冰的花銷,10個月之內,足足耗費白銀190萬兩之巨,換算下來看,平均每天需要用6333.33兩,換算成人民幣價值應該是120萬元左右,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毫不夸張的說,慈禧所喝的冰鎮酸梅湯,稱得上是史上最貴的酸梅湯,沒有之一!
慈禧太后為了一己之私,肆意揮霍錢財,如果這筆錢能用來建設清軍,想必她也不用受顛沛流離之苦,清朝也不會在她死后的幾年就迅速土崩瓦解。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