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在一千多年前曾是遼朝的都城,因此在考古研究過程,時常會發現不少的遼代古墓。由于在傳統文化和生社會活方面,遼朝和中原地區存在一些差異,故此對專家們研究遼代文物,也帶來了不少的困擾。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比如專家們曾在赤峰的一處遼代古墓中,出土了一個十分奇怪的銅牌,對其作用卻始終無法確定。不過小編根據銅牌上的神秘圖案,推測出了一個“稀奇”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那就讓小編來揭秘吧:
1958年盛夏,赤峰市下了一場大暴雨,導致大營子村附近的一處山體發生了滑坡,使附近的農田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村民們清理滑坡搶救農田時,竟然發現山坡上赫然出現一些青磚和木板,以及一些陶器……
有經驗的村民一看,就懷疑是山體滑坡沖出來的古墓,于是立馬反映到了當地的文物局。第二天上午,文物局的考古專家小組便緊急趕赴現場。專家們經過清理,根據出土的文物確定,該古墓為遼代穆宗時期的墓葬,而墓主人則是當時的一位駙馬爺。
經過幾天的清理,專家們還出土了十幾件金器和玉石,但不過讓專家們最感興趣的,卻是一件奇怪的青銅器。該青銅器為平面八角形,中間還有八方孔,并且整體表面鎏金,目測直徑約12厘米。另外,它特殊的地方在于,正面被8等分,且每個等分的方格中,都有一個人身獸首的圖案,看起來就像是在演奏樂器一樣。
專家們都納悶了,這件銅牌是用來干什么呢?后來,專家們開會討論,給出了三種可能:
第一:作為裝飾品。該銅牌造型美觀,制造精巧,因此很可能是一件裝飾品。比如,在中間的孔洞上系根繩子,然后掛在腰間,或者是掛在床頭,甚至是裝飾到馬車上。
第二:代表古八部。契丹族在最早期時,是由八個部落構成,即: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因此銅牌才制成八邊形,有八個人身獸首,代表傳統的“古八部”。
第三:娛樂用具。契丹人擅長歌舞,故此銅牌是一種類似于“色子”一樣的東西,將它豎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旋轉,等銅牌倒下之后,每個人身獸首對著的人,就要表演與之相對的歌舞。
不過小編查閱了一些資料,覺得還有一種可能,即薩滿教的圖騰。薩滿教是北方少數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宗教,其歷史起源十分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漁獵社會時期。對契丹族來說,薩滿教也是他們的主要宗教之一,并且在遼朝建立之后還依然盛行。
另外薩滿教本身對動物具有一種特殊的崇拜,因此從人身獸首的圖形可以看出,該銅牌或許是當時某個薩滿的法器,后來通過祭祀或者是其他方式,傳遞到了這位駙馬爺的手里。而對法器來說,上面的圖案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種宗教圖騰。
如今這件特別的文物,就珍藏在赤峰市博物館,而專家們對它的研究也還一直在持續,至于它究竟是用來做什么的,或許只有等出土更多的文物,才能給出一個定論。其實,帶有謎團的文物,或許才是最有價值的,一方面能促進專家們對歷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揭開了謎團,或許背后又將是一次全新的發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