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景色優美,兩岸景觀奇特,更是形成了以江水、峭壁等自然景色為主的大大小小的風景區,更讓人稱道的是,在三峽還有一種珍貴特產,甚至被銷售到國內外,市場火爆。更有人說:“誰撿到就是福分!” 您知道這種特產是什么嗎?小編這就來為您揭曉: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長江沿線的重慶境內,有著名的白鶴梁景區,還有著“東方神曲之鄉”稱號的豐都鬼城,更有著建筑風格奇特的石寶寨。現如今的“長江三峽”不僅僅是重慶文化符號之一,更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風景區。
三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強烈的造山運動,幾億年前,經過川東鄂西沉積,以及海洋底部的巖石擠壓,所引起的海陸變遷形成的巨大“褶皺”,而這巨大“褶皺”就是三峽的雛形,三峽形成后,奔騰不息的江水,沖刷著河床和河谷的兩岸,在長年累月的沖擊下,河床不斷加深,河谷逐漸擴大,這就造就出三峽沿岸,一些造型精美的奇石,而這些石頭,也就成了三峽著名的特產。
在這些造型奇特的奇石中,最著名的三峽奇石分別是:三峽圖畫石、清江石和宜昌幻彩紅景觀石。
三峽圖畫石如其名,石上圖案豐富多姿,就算不用雕琢,仍然就是一幅古樸的畫卷。
而三峽清江石在江水的沖擊下,頗為圓滑,形態各異,富有藝術趣味,讓人一見生愛。有很多藝術展覽館或者美術館,都會展出三峽清江石,用以點綴館內的氣氛。
而宜昌的幻彩紅是這三種奇石中的王者,它的材質為花崗巖,特點是光滑、堅硬,不風化,紋理美觀,色彩斑斕,藝術價位甚高。而且,一些極品的宜昌幻彩紅景觀石,其本身就自成天然畫卷,石上的紋理斑點,百彩奇景,甚至讓一些國內名畫家都相形見絀,嘆為觀止。
既然這三峽石如此奇特,市場廣泛,那么如何去尋找奇石呢?其實,玩石頭的人都知道,石頭也和礦場一樣都有所謂的“脈象”三峽水庫未蓄水之前。很多奇石被找到后,便被拿去市場賣錢,還有當地的老板直接開著挖掘機,在長江的兩岸,挖出了眾多沉睡千年的奇石,可是發掘奇石的專業人士都知道,三峽奇石主要分布在一百七十五米水位線以下。隨著三峽工程的推進,很多的三峽奇石將被江水淹沒,故此,現在很難尋找到了。
但是三峽景區,為了方便旅游的游客,開展了撿奇石的活動。當然了,三峽石也是有保護方案的,比如危險的峭壁都被提前告知,為了規避危險,就不讓游客上去了,而撿奇石的地方在小三峽,游客在欣賞秀麗風景之暇,還可以登上小舟,根據當地導游的指引,在指定的岸邊挑選自己喜愛的三峽石。據統計,小三峽開放十多年來,近五百萬人次的游客揀走的三峽幻彩紅石,近二千五百噸,這些石頭,需用東風140型汽車五百輛才能拉完。
當然,游客能否撿到漂亮的三峽奇石,更多的是靠運氣,很多的游客在小三峽中,撿到了“喜鵲望梅”、“夷陵山水”、“板橋墨竹”等奇石,這些石擺在家里,不僅漂亮,而且很有品味,看罷這些形態各異的“寶貝”,很多人都忍不住地說:三峽奇石,真的是太美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