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明清兩代帝王居所的紫禁城,在滿清覆滅之后,便成為了一處旅游勝地,以至于溥儀再度光臨時也需要購買門票。在溥儀和妻子游覽故宮時,二人共同看到了一件寶物,當妻子被寶物深深吸引之后,溥儀還講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二人看到的又是哪件寶物?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宣統皇帝是清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任帝王。宣統皇帝真名為愛新覺羅·溥儀,是大清醇親王載灃之子,于1909年登基為帝,后因清王朝覆滅而退位。在隆裕太后被迫接受《清室優待條例》之后,溥儀被民國政府安排于紫禁城內居住,允許成立小朝廷,繼續充任閉門皇帝。
1924年10月,直系軍閥將領鹿鐘麟帶兵進入紫禁城,以武力威懾手段將溥儀驅逐,他就過上了浮萍無依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溥儀被蘇聯逮捕并移交我國關押,經過十年的改造,溥儀重新獲得了公民身份,成為了新中國的一員。出獄之后的溥儀,不僅被安排了一份工作,甚至還找到了一位如意伴侶李淑賢。
李淑賢是北京景山診所的一位護士,經朋友介紹,才認識了溥儀,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并于1962年結婚。溥李二人婚后感情很好,在節假日時,兩人還經常游山玩水,感受祖國的大好風光。不過令李淑賢記憶最深的一次游玩,還是與溥儀一起逛故宮。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當時的年代,沒有幾個人敢稱自己對紫禁城非常熟悉,唯獨溥儀不同,因為他曾是皇帝,是這座宏偉宮殿的曾經擁有者。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二人游覽故宮期間,都是由溥儀充當導游,邊散心邊為妻子講述發生在故宮的趣事。
二人隨意游覽,信步來到了存放故宮寶物的珍寶館,參觀紫禁城內歷代皇帝留下的至寶。李淑賢是一介民間女子,自然對各種寶物感到好奇,一邊東看看,一邊西瞧瞧,拽著溥儀胳膊驚喜地搖來搖去。突然,在一件珍寶面前,李淑賢停步駐足,開始了仔細的觀賞,溥儀好奇之下也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原來李淑賢盯住了一枚田黃三連章。
田黃三連章全名為田黃石三連章,是由三條田黃石鏈相接而成的一個整體印章,各自成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連章上的印文很富有哲理,其上分別印有“乾隆宸翰”、“樂天”、“惟精惟一”三種字樣。它們都出自于典籍《尚書》之中,有順應天意、居安思危、以及崇尚自然之理。
從名字上來看,我們就能得知,田黃石三連章是由田黃石雕琢而成,田黃石產于福建壽山,全世界范圍內也僅此地有一塊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域出產,素來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更加難得的是,三連章整體都是由同一塊田黃石雕成,雕刻難度之高,簡直是對工匠技術水平的一種極限挑戰。
李淑賢已經完全被田黃石三連章所吸引,連連夸贊其是世之珍寶,而溥儀卻表現得很平常,只是輕描淡寫地掃視了一眼,便低著頭要向前走。李淑賢連忙拉住丈夫,故作嗔怪道:“你怎么急著走呀?你看看這田黃石三連章多金貴!”,溥儀笑道:“這有什么好看的?你知道誰與這寶貝接觸的時間最長嗎?”,李淑賢不假思索道:“當然是乾隆老爺子啦!難道還會是你呀?”,溥儀立馬伸出大拇指道:“沒錯,就是我!”,接著,溥儀便講起了一個關于自己與田黃石三連章的故事。
清朝滅亡之后,根據《清室優待條例》規定,他還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內,故此紫禁城珍寶庫并未遭到抄沒。少年溥儀生性頑皮,經常自己一個人到珍寶庫散心,而珍寶庫內最令其愛不釋手的珍寶,正是眼前的田黃石三連章,該寶物也自然成為了溥儀隨身攜帶之物,偶爾把玩于手中。
溥儀在被鹿鐘麟趕走的當天,他便將田黃石三連章置于行李中一并帶走,甚至他在蘇聯監獄服刑期間,也依然將該寶物藏于囚衣之內。直至在撫順監獄經過十年改造,溥儀才被真正感化,摒棄了自己曾經的“帝王之氣”,安心接受政府教育。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溥儀主動將田黃石三連章上交給國家,請求將其放在博物館內珍藏,以供世界人民觀賞游覽。整體算下來,從溥儀年少至主動獻寶,田黃石三連章陪伴了他整整30年的時光。
聽完溥儀娓娓道來的故事,李淑賢這才恍然大悟,畢竟自己的枕邊人曾是一國之主,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猶如天上的星斗一樣繁多。正所謂隔墻有耳,在不遠處,一位導游也聽得入神,見溥儀相貌不凡,又講出如此動人的故事,便已經對其身份猜出了七八分??烧攲в螠蕚淝皝泶钣槙r,李淑賢眼疾手快地將溥儀拉走,因為她知道,避免舊事重提是對丈夫一種最基本的尊重。
不得不說,偌大的紫禁城宏偉輝煌,它承載了溥儀的整個童年,更講述了一段褪色的歷史,不用想,溥儀才最有資格稱呼:自己是故宮中最好的“導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