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韶文化遺址附近,考古專家們找到一件特殊的陶器,而這件陶器上,居然還遺留著一枚人類的指紋。經過學者的研究,確定該枚指紋內含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甚至為此還揭開了幾個重要的謎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仰韶文化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于1921年正式出土,此后一直被專家學者研究至今。仰韶文化遺址是黃河中游地區附近的一個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據考古專家考證,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也就是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約持續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
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文物眾多,其中絕大部分文物,都是石器、骨器與陶器,另外所開掘的房屋遺存也同樣出土數量繁多,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為考古界研究古人類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實物資料。
2018年10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楊栓朝像往常一樣,來到位于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附近進行巡視,對遺址附近展開較為縝密的調查。可當他來到一個灰坑附近時,楊館長頓時停住了腳步,接著便用眼睛緊緊地盯著坑中一枚陶缸殘片。
楊館長此次發現的陶缸殘片較為特殊,與其他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殘片相比較,它似乎多了一些更加新奇的東西——指紋。在陶缸圓潤細膩的鋬耳(陶器裝飾物)上,居然存在著一枚完整且清晰的指紋。
指紋是指人體手指表面上的螺紋,指紋的穩定性很強,往往每個人的指紋都與眾不同,正是因為如此,指紋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指紋特性的國家,早在秦朝時期,古人就已將指紋用于鑒定和破案,據《封珍式-穴盜》記載:“內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跡、膝、手各處”,以上是最早利用指紋及人體皮膚紋路破案的記載。 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也總是能看到各類文件簽字畫押的情形,所利用的也是指紋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古代保留至今的一些文件資料,例如:貸契約、買賣文憑,婚約休書、獄詞供狀、軍隊名籍等,都印有合同雙方負責人的指紋。
在考古專家們對陶缸殘片指紋進行研究時,發現該指紋不僅清晰,而且十分纖細,并且從大小與紋路深淺來看,它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小女孩。陶缸本身屬于實用物品,它的體積、重量都不太大,因此它由一個小女孩塑造完成,其實也是很有可能的。在生產力極其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每一個勞動力都十分珍貴,所以專家們也大膽的推斷,當時的人們在童年時就已經參加勞動,“雇傭童工”的現象一直存在。
與此同時,專家們還發現一個問題,即小女孩所留下的指紋處,汗孔數量非常多,而動物汗孔數量的多寡,完全取決于個體的運動量。換句話說,小女孩所從事的工作勞動量非常巨大,其本人身體始終處于疲憊狀態。
更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專家們注意到,雖然眼前的這一枚指紋來自于7000年前,但是從任何方面來講,它的本身形態與現代人指紋的形態幾無二致,也就是說,人類在7000年漫長歲月中的指紋變化很小,甚至這種變化是相當微乎其微的。
仰韶文化遺址陶器上能夠發現遠古指紋,是指紋學研究領域中的大事,甚至還因此被錄入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之中,成為發現的人類第一枚指紋。不得不說,它的歷史價值真可謂是十分巨大。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