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nèi)ノ靼猜糜螘r,一定會去碑林博物館,漫步在碑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書法之美。眾所周知,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很眾多珍貴的碑刻,但這些石碑的碑材究竟來自哪些地方呢?考古學家經(jīng)過研究,終于破解碑石的來歷之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陜西創(chuàng)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主要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志及石質文物為主,正因如此,西安碑林博物館因石碑如林而著稱。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文物約有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34件,最為著名的就是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多寶塔碑、玄秘塔碑等等重要的文物,其中館內(nèi)共設置7座展廳,陳展面積達到4900平米。在游覽西安碑林博物館時,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每座碑刻的文化內(nèi)涵,更可以感受到書法藝術,最關鍵的是,每座碑刻都會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
欣賞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石碑時,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石碑究竟來自哪些地方呢?”這個問題對專家來說,也是個大難題,因為石碑的開采地并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所以想要找到石碑的開采地,真的是一個超級大難題。
前不久,西安碑林博物館委托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開展碑刻保護項目,經(jīng)過研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博物館內(nèi)的部分石碑上竟發(fā)現(xiàn)了古代生物的化石。
省考古專家來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后,他們立即對石碑進行研究,然后根據(jù)現(xiàn)狀制定更符合實際的保護措施,但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在石碑上發(fā)現(xiàn)不少化石痕跡,有些化石甚至肉眼可見。
通過使用專業(yè)的儀器對化石痕跡進行研究,專家們發(fā)現(xiàn)這些痕跡有的是中晚奧陶紀的腹足類化石,有的是中晚奧陶紀至志留紀和泥盆紀的四射珊瑚化石,還有的是存在于奧陶紀的鸚鵡螺化石。
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化石痕跡,他們立即變得興奮起來,因為根據(jù)這些化石,就可以推斷出石碑的物源區(qū)。眾所周知,化石是經(jīng)歷上千年、上億年滄海桑田演變留下來的東西,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而它是界定石刻材料形成和沉積環(huán)境最好的實物憑證。
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地勘察,專家們認為石碑應該來自于關中北側的渭北的中晚奧陶世灰?guī)r,也就是說,制作西安碑林博物館石碑的一些原材料應該采自渭北平?jīng)錾健⒈冲伾揭约摆w老峪山一帶,其中還有一些石碑的碑材,來自趙老峪山,這里的碑材以深灰色薄板灰?guī)r為主,夾層狀反射蟲硅質巖,還有砂屑灰?guī)r等等。
西安碑林博物館不僅是一座以碑刻為主要內(nèi)容的博物館,它還可以成為展示古生物化石的博物館,追溯石碑存在化石痕跡,我們不僅了解到制作石碑材料的來源地,更有豐富石碑的內(nèi)涵,讓我們看到考古和地質學結合的魅力,原來每一門學科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促進的,正因如此,專家們才能用地質學破解石碑材質來源之謎。
如果各位讀者對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石碑材質來源之謎感興趣,可以翻閱更多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一下。探索世界秘密的精彩,真的是驚心動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