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未來,是充滿未知的。我們一邊期待未來,一邊又害怕未來。
對于愛情和婚姻,我們同樣沒辦法去預知。
可能是眼前的這個人,就是會陪你走完這一生的人。而他也可能只是你人生的過客,明天就會離開。
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選擇單身的生活。當別人問他們:“你為什么不戀愛?為什么還不結婚”的時候。
他們會告訴那個人:“還沒找到對的人,我不想將就。”
于是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親戚長輩,會跟他們說:“你也老大不小了,別挑剔了,差不多就行了。”
小雪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姑娘,異性朋友不多,快三十歲了,還沒談過戀愛。
看著身邊的朋友戀愛、結婚,心中也很羨慕。但自己的戀愛,卻遲遲沒有到來。她曾經認為,自己大概是很難碰到對的人了。
剛過二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側面打聽她有沒有男朋友,并且暗示她應該去找個對象了。
幾年過去后,父母著急了,開始給她安排相親。
一開始小雪是拒絕的,她對愛情有向往。希望自己能和真正愛的人結婚,而不是相親來湊合過日子的。
在父母的堅持下,她還是做好了隨便選一個人,將就過的準備。
“因為年齡到了,我選擇了適合的人,準備將就過”
但就在不久前,她很開心地告訴我,她要結婚了。
“我們是相親認識的,但我很愛他。”
選擇適合的人
怎么樣算是適合的人呢?
稍微簡單一點來說,就像我們常說的門當戶對。兩個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其中包括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地位,文化水平,職業,外貌……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研究表明,相似性在人際交往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兩個人越是相近,就越容易找到共同話題,也越容易產生互動。所以門當戶對,確實是有一點道理的。
有人會認為,通過這些條條框框選出來的人,看起來是適合自己,但彼此之間沒有愛,在一起生活怎么會開心呢?
也許一開始是沒有愛,但并不代表,一輩子都沒有愛。
一見鐘情的愛,是一種玩心跳的愛情。而日久生情的愛,是一種更為穩固的愛情。
回想一下你過往的戀情,又或者身邊朋友的戀愛經歷。
是在兩個第一次見面,就立馬愛上彼此的嗎?也許有這樣的例子,但確實很少存在。
大多數愛情的開始,是雙方認識開始接觸,發現彼此合得來,又或者其中一方主動追求,兩人才開始嘗試著在一起。
戀愛之后,兩個人是否能一輩子在一起?并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通過相親找到適合的人 ,其實也只不過是一種方式罷了。
用一些較為直觀的條件,篩選出更適合你的人,加快了戀愛和結婚的步伐。
適合的人,并不意味著湊合。
等待對的人
我們的人生,是屬于自己的。
所以不要聽別人稍微說兩句,就隨便選一個人湊合。畢竟跟一個討厭的人過一生,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如果第一次見面時,你就已經有討厭對方的感覺。那么在將來的日子里,你可能會越來越討厭對方。
但等待對的人,并不是讓你在那邊,傻傻的等。
有些人喜歡說:“我在等對的人出現。”但實際上,卻拒絕任何機會,拒絕任何異性。
可能對的人早就出現了,只是被你拒絕了。
嘴上說著想戀愛,實際行動卻把別人推得遠遠的。
社會心理學也給出過結論,人與人之間的喜歡和好感,是通過不斷深入了解,而逐漸加深的。
只要你們在一開始見到對方時,不會心生反感。經過了解和磨合,你們依舊可能會相愛。
愛情不是等來的,你永遠在等,對的人也永遠不會來。
當你感受到愛情到來的那一刻,也許是一瞬間的事情。
但這一瞬間,也是需要經過鋪墊,才能感受到的。
“適合的人”和“對的人”,本身并不矛盾,因為他們可能,就是同一個人。
愛情需要經營,對的人不會一開始就表現出來,而是在不斷地相處和了解之后,你才知道他是對的人。
你遇到了那個既是適合的人,又是對的人嗎?
我是小熊議情感,分享貼心的情感小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或者有同感的話,期待可愛的您來點個贊。
如果對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見,歡迎你分享出自己的觀點,小熊虛心接受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