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遠 2007年09月30日
地球上的人類只能看到月球面貌的一半,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感到月球是非常圣潔的,月球一直伴隨著地球的滄桑變化,也一直伴隨著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自古以來有很多的神話和無數的詩詞歌賦來歌頌和贊美我們的月球,我們中國人給月球起的名字,最好聽的大概有五十個,所以月球在人類的心目當中是非常高尚、圣潔,是可以寄托、可以信賴的天體。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月球是很嚴酷的,這是從月球上看到我們自己的地球。
對于月球來說,人們過去只能用肉眼看,從上世紀的1959年開始到1976年,人類一共發射了108個探測器探測月球,成功率不到一半。人類實現了六次載人登月,12名全是美國的宇航員登陸了月球,現在人類一共得到了382公斤來自月球的巖石。另外在南極的大冰蓋里和一些沙漠里還找到了26塊從月球掉到地球上的石頭,中國的南極考察隊在南極還找到了兩塊從火星掉到地球上來的巖石。
當然大家一定會問,你怎么知道是月球上來的,火星上的石頭怎么掉到地球上來,其實很簡單,譬如別的小天體撞擊月球和火星,只要它撞出來的巖石碎塊的速度大于逃逸速度,就能夠脫離火星或月球在太陽系中漫游,總有一些巖石碎塊有機會掉到地球上,而掉到地方上別的地方找不到,只有掉到南極的冰塊里,或者沙漠里才能保存而被找到。
過去人類對月球進行了108次探測,雖然探測了那么多次,但是對月球的了解仍然是很膚淺的。(幻燈片中)紅點是前蘇聯采樣和著陸的地方,黃點是美國的軟著陸的地方,綠點是阿波羅登月的位置,大概也就19個點,所以人類對于月球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
現在網上有傳言說,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假的,是在攝影棚里拍的,我可以負責任說阿波羅登月是真的,真的上去了,而且我還研究過它的樣品。1978年卡特總統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到中國訪問,送給華主席兩件禮品,一件是一克月球樣品,一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發射上月球后返回來的。我們組織了全國的有關力量研究,只用了半克樣品研究,發表了十幾篇文章,我們可以證明它是在哪采的,樣品的編號,樣品的物理、化學特點,樣品的礦物組成和巖石結構,樣品的成因等,這些都是可以證明人家真的上去了,還有半克樣品提供給北京天文館供公眾觀看。
由于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有人覺得美國國旗迎風招展不可能,但是我要解釋當宇航員把旗桿插入月球表面的時候,一松手旗桿擺動,由于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沒有空氣阻尼,會比較長時間振動,所以拍片子的時候旗子一直在晃動。
阿波羅登月一共花了256億美元,大約合現在2000多億美元,它導致了一大批科技工業群體的誕生,帶動了整個上世紀二十年的全部高新技術的發展。阿波羅產生了三千多項技術,到現在人類仍然受益不淺,投入產出比是1:14。它是一項科學工程,同時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于阿波羅的勝利,蘇聯在空間的霸權爭奪上徹底失敗了,從而影響到冷戰的結束甚至蘇聯的解體。
經過長期的探索人們知道了月球上是真空狀態,它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沒有聲音的傳導,月球上誰說話也聽不見,月球上是沒有任何聲響的;另外月球沒有空氣,就無法傳播熱量,所以照著太陽的地方是110-130℃,沒有照著太陽的地區為-130℃-- —150℃。月球的表面環境極其嚴酷。另外我們都知道,地球有一個很標準的南北極的磁場,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全世界受益匪淺。火星探測結果也沒有南北極,而是眾多的南北極。月球探測的結果是沒有磁場,曾經有過而現在磁場消失了。大家知道,磁場的產生是有電流的流動,流動的方向反了,南北極就倒轉了,地球歷史上南北極經常倒轉。目前,月球內部已經冷凝固化,月球里面沒有帶電流體的流動,因而磁場就消失了,證明月球內部是一個固體狀態,就是一塊大石頭。任何行星包括太陽,既然有它的誕生,也必然也它的死亡和衰老。我認為這跟命過程一樣。月球表面由于沒有大氣,砸得千瘡百孔。月球上一公里以上的撞擊坑就有33000多個,坑坑洼洼的,另外表面有很厚的土壤,有20-30米厚,這層土壤將能夠為人類提供上萬年的能源需求。
月球上最近發現有冰,怎么會有冰呢,因為在月球上有永遠照不到太陽的地方,我們稱為永久陰影區。當彗星砸到月球上,彗星是冰塊加塵土組成的,一砸在月球上,碎塊向四處濺射,濺射到永久陰影區的碎塊就永遠被保存下來。但是這些水毫無用處,你要跑到-150度的地方,把土都刮起來,冰的含量才0.3%左右,要加溫,變成水蒸氣,然后再收集冷卻成蒸餾水,再運出來,這個成本極其昂貴,還不如自己帶水,帶一公斤的水上去大概得2萬美元的成本。
另外月球上沒有任何有機化合物和生命跡象。月球的內部結構很像我們的地球,有月殼、月幔和月核,也像一個雞蛋,有蛋殼、蛋白和蛋黃。因為月球形成以來很快就冷卻了,里面的東西還沒有調整好,所以里面有很多的瘤子,這都是月球跟地球不一樣的地方。
月球內部的能源是非常微弱的,有點像一個臨死的軀殼在喘息著,因為月球內部已經沒有巖漿和火山活動了,月震活動也很微弱。月球自46億年前形成以來到31億年是很活躍的,生命是旺盛的,到31億年以后,月球再也沒有強烈的活動了。它是一個古老的、僵死的星體,它內部的能量已經衰竭,它保留了在31億年以前最古老的狀態,不像我們的地球還有強烈的巖漿活動、火山噴發、 地震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月球經過18年的密集探測,其實只有兩個國家,完全是為了冷戰的需要和空間霸權的爭奪。隨著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大家認為第一次月球探測的高潮雖然得到了很多認識,但是花錢太多,效率太低,水平不高,另外一定要提出新的探測思路和新的方案,美國把全部的精力去搞航天飛機和太空站了。1994年以后,新的月球探測的思路又開始萌芽了,很多國家提出要重返月球,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英國、巴西、烏克蘭、印度,甚至也包括中國。因為月球條約規定它不屬于任何國家,但是誰先利用誰先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