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很多神話影視作品中,但凡牽涉到天庭,必有一對高高在上的夫妻,那就是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然而玉皇大帝真的是王母娘娘的老公或者是愛人嗎?否也,他們兩個其實并沒有多大的關系。
據有關資料記載,王母娘娘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后來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西面的昆侖仙島,她的瑤池蟠桃園里面種的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除了王母娘娘外,她還被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瑤池圣母、西王母,主要統領女神仙。而王母娘娘這個叫法則更是較晚,出自吳承恩的《西游記》。
玉皇大帝則是宇宙的無上主宰,地球內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裁決者。在道教看來,玉皇為眾神之王,盡管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玉皇大帝除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在民間,玉皇大帝還被稱“天”、“天公”、“上天”、“蒼天”、“老天”、“老天爺”等。玉皇大帝也被看作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掌管蓬萊仙島。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關系僅此而已,就是一個居東,一個占西,分管男女神仙。相比之下,王母娘娘和另外一個男人的關系就要曖昧纏綿的多了,那個人就是周穆王姬滿。
姬滿,姬姓,名滿,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又被稱為穆天子。據《史記》記載,周穆王登基時已五十歲,活到一百零五歲,在位一共五十五年。周穆王一生東征西伐,到最后西征來到了帕米爾高原——西王母的居所。
周穆王見西王母
有人說西王母是一個絕代美人,有人則說她是“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說白了就是半獸人。但從其和周穆王演繹的一段極具浪漫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來看,第一種絕代美人的說法則更能站得住腳。
周穆王想必也早已聞得西王母的美名,就選了一個良辰吉日,帶了很多花花綠綠的奇珍異寶,和一百匹錦緞,三百匹白綢作為見面禮。哪個女子見到這樣的男人不為之心動呢,就是不為男人,為這么多定情信物也該心動了。西王母并沒有因為她是女仙之首而例外,她愉悅的“笑納”了周穆王的禮物,并且熱情的招待了周穆王。
作為一個男人,況且作為一個成功男人,怎么能好意思讓女方老請客呢。翌日,周穆王就大擺宴席,請西王母過來享樂。哥有情,妹有意,兩人自然是一番纏纏綿綿,卿卿我我,軟儂細語,耳鬢廝磨,正所謂只羨鴛鴦,不羨仙呀。
但見好華皆易落,鴛鴦也須作離別。不久,國內傳來徐偃王叛亂的消息,于是,周穆王不得不告別西王母,御駕東征。黯然銷魂者,別而已。兩位相見恨晚的國君,開始對唱,以詩來互相抒發依依不舍之情。
俗話說女士優先,西王母先賦詩一首: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白云悠悠,大山依舊!重重的山啊路途遙遠,道道的水啊艱險漫長,它們把我們阻隔兩地!哥哥如果你沒有掛,你還愿不愿意再回到妹妹的身邊?
周穆王馬上答詩一首,說: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意思是說:哥哥我不得不回到我東方的國土,我一定能聯合起各地的諸侯!平定叛亂。我要盡快地解救百姓的苦難,妹妹等著哥哥回來喲,!我向你保證,最多三年,三年一到,哥哥就會再回到妹身邊。
西王母聽見周穆王的海誓山盟,鼻子一酸,忍住沒哭,又高聲唱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為群,烏鵲與處。
嘉命不遷,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將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兩人就在這一唱一和中訣別。到了后來,周穆王平定了叛亂,但并未如期歸來。西王母果然是巾幗不讓須眉,四年之后東去,來找她心愛周穆王的哥哥。周穆王也非薄情寡義之人,就把她安排到昭宮,兩人自然是魚水兩歡。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也感動不已,留下七絕一首為證:
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由此也可見當下的影視作品,是多么的不靠譜,亂點鴛鴦譜。所幸人們也并未遺忘周穆王和王母娘娘這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在此也希望能為王母娘娘真正的愛人正名,佳話永傳。(張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