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稀缺和昂貴的青金石 礦料
//繪畫顏料的分類//
天然礦石顏料、天然植物顏料
人造礦物顏料、化學合成顏料
1、天然礦石顏料主要有石青、石綠、雄黃、朱砂、赭石、蛤粉等,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率強,色質穩定,色澤沉著艷麗、經久不變;(天然土顏料也是礦石顏料的延伸。)
2、天然植物顏料主要有花青、胭脂、藤黃等,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質不穩定,較易褪色;
3、人造礦物顏料是為了進一步補充天然礦石顏料的色相,在釉的體質中混合金屬氧化物作為成色劑,在800℃~1000℃中燒結溶解成色塊原石,也就是人造礦石(新巖)。色質基本穩定,色澤不夠自然,釉質中常易含鉛。
4、化學合成顏料幾乎包含各種色相,常用為盒裝鋅管12色,是仿照傳統的礦物質顏料和植物色而制成的,使用時不需調膠,使用方便,但其顏料本身的色澤遠不及天然礦石顏料純正,色質也不穩定,容易褪色。
//礦石顏料的時代興衰//
自元代之后,隨著文人水墨畫興起,有著濃重艷麗色彩的繪畫逐漸式微,這使得傳統顏料的使用逐漸減少,許多研制顏料的古法也相繼失傳。
再者,自從鴉片戰爭國門被迫打開之后,歐洲生產的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化學合成顏料不斷輸入中國,并將傳承了幾千年的天然礦石顏料徹底擠出了大眾市場。
如今,使用天然礦物質顏料的畫家更是越來越少,一方面由于礦石資源的枯竭,成本高昂;另一個方面傳承古法的制作工藝繁雜,沿襲者甚少;
制作礦石顏料的研磨工序
//礦石顏料的性狀與礦區//
我國古代常用的礦物顏料有十五六種,石青、石綠、雄黃、朱砂、赭石、硨磲、黃金,炭黑等是最常用的,它們都擁有較穩定的化學成分。
1、石綠,研磨提取自孔雀石或綠松石;石青,研磨提取自藍銅礦或青金石。藏青、石綠色產于尼木縣和甲絨地區,這兩種顏色源于一種礦石(一石出兩色);
2、雄黃是一種具有油光的結晶體,橘黃色有微毒,質地軟易碎,多為藥用;雌黃,生在黃金石中,似云母般的晶體,具有大赤金的色彩;石黃,為正黃色。石黃和雄黃主要產于康區,屬礦石類,印度河產的自然黃丹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礦石色(印度黃丹);
3、大紅,從朱砂的原礦中提取,目前主要產區是湖南鳳凰。西藏可采的大紅叫“藏采”,(曾有一種可與印度紅媲美叫“免采”的大紅已封礦,幾乎絕跡)
4、赭石,優質赭石主要產自山西代縣;
5、白色,以前主要用來自海里的硨磲(現已被列為保護動物),目前主要有蛤粉、高嶺土,鋅白、鈦白、鋅鋇白;
6、黃金,產地比較豐富;
7、炭黑,主要是植物的碳化物。
//礦石顏料的古法復興//
礦石顏料的主要制作流程:礦石采集——粉碎礦石——淘、澄、飛,跌,研。(這個過程需要反復淘洗,不斷去除雜質。)淘是用水淘洗雜質;澄是澄清、沉淀的過程;飛是撇去上面浮起的一層顏料,所謂取漂;跌是將下沉的部分再攪起再沉淀;研是下一過程的開始。傳統的水分沉淀過濾法比機械化的振篩機分色更均勻、更精細。
根據顆粒大小的不同,通過水分的方法,同一種礦物質顏料可以分為多個不同的色階,顏色隨著型號的增加而依次變淡。目前,在中國一種顏色根據顆粒由粗到細,最多被分為18個號,呈現18個不同的色階。(要求制色師有較高的色彩控制能力)但從畫家實際的使用需求來看,一般使用中段號的色階。
天然礦物質顏料成品套裝
//天然礦石顏料應是首選//
使用天然礦石顏料的好處:色澤沉著艷麗,色質穩定自然,能真正做到成百上千年仍保持色彩的純正。天然礦石顏料廣泛被用于優質唐卡、高檔的重彩工筆畫和青綠山水中,中國古代傳世的書畫作品大部分都是使用天然的礦石顏料,比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色彩依然艷麗如新。
專業制色師叢巖常用“物性”來闡釋,在業內也叫色感性格,它是天然顏料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澳惆阉玫疆嬅嫔希谝曈X效果上是往里走的,光照到上面,可能是反射,也可能是逆光,因為它都是很小的微粒,都有形態,畫家用它可以體現某種情感,也容易讓觀者帶出某種情感”。而那些用化學方法迅速合成的顏料就缺乏這種物性,而且穩定性不夠好,容易變色。在穩定性、持久性方面,天然礦石顏料表現得更好。
近些年來,多次出現國外重要美術館和收藏機構本打算收藏國內藝術家作品,但最終都因為使用的顏料和材質等質量不達標而遭放棄。
“點贊”是一份鼓勵,“轉發”是一份肯定!
子陽畫廊 出品 | 原創精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