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個窮到不能再窮的放牛小伙,打拼到至高無上的皇帝,可以說非常人之舉,也讓很多人敬佩他。
搜圖
編輯
但是朱元璋也有不好的一面,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好殺人。
明初四大案,少則幾千人,多的數萬人被殺,這其中難免有無辜者,但是朱元璋完全有一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意思。
除了這些之外,朱元璋恢復了活人殉葬的制度,他的開啟,又讓活人殉葬的制度,在中國延續近百三年歷史,大家都知道,這種制度非常的不人性化。
在早期的君王統治,非常流行死后讓自己的妃子、侍從陪葬,這樣會讓很多年輕的女子不得不在如花似玉的年紀,失去自己的生命。
搜圖
編輯
這種制度到了漢朝時期就已經被廢止,因為這種做法并不利于帝王施展自己的仁政,對朝廷的統治有著很大的影響。
但朱元璋卻不這樣認為,在他臨死的時候,還是選擇了讓自己的三十八位嬪妃為自己殉葬,這些妃子雖然不愿意,但是也沒有辦法,最終成為了朱元璋的陪葬品。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卻有一個人幸免了,這個人便是——張美人。
搜圖
編輯
說到張美人,那就必須說到她與朱元璋的女兒——寶慶公主。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的最后一個子女,他出生時候,朱元璋已經六十六歲高齡的人了,在古代女兒地位并不高,但是寶慶公主卻非常討朱元璋喜歡。
搜圖
編輯
朱元璋本不關心這個女兒,可晚年的朱元璋,兒子全部派出去鎮守天下了,甚至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也已經死去了,對于女兒來說,此時寶慶公主最小的姐姐也已經出嫁,宮中唯一能夠陪伴自己的兒女,只有寶慶公主了。
朱元璋的寶慶公主,從小聰明伶俐、善解人意,這樣的寶慶公主,朱元璋不喜歡都不行了。
更重要的是,寶慶公主給了晚年的朱元璋最后的親情感,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寶慶公主到朱元璋的身邊,說到:“父皇,您要好好休息,第二天就可以好了,因為我生病的時候,母親大人就說,好好休息,睡一覺第二天就好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我就沒事了”。
這樣的話讓朱元璋倍感欣慰,躺在病床上的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也是感慨萬千,而這一次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再也沒有起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
搜圖
編輯
朱元璋留給后宮的遺詔中,后宮三十八位嬪妃以及曾經侍寢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但念寶慶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張美人養育。
這就是朱元璋給出的張美人沒有殉葬的原因,可能朱元璋也不愿看到自己沒有長大成人的女兒,一時間失去雙親吧。
但作為統治者的朱元璋,我認為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朱元璋讓自己的嬪妃殉葬,完全有可能是害怕自己后宮的嬪妃,干涉朝政,或者與自己在外的藩王兒子勾結,從而對國家造成影響。
搜圖
編輯
因為朱允炆尚年輕,并且為人忠厚,如果因為自己后宮之事,給自己的大明江山帶來影響,這肯定是不允許的,所以讓自己后宮殉葬,完全有可能是為了穩定朱允炆的政權。
張美人,所生的是女兒,才僅僅四歲,對于朱允炆來說,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即便是女兒長大了,那此時的朱允炆也已經當政十幾年,不會有政權不穩的現象。
之后的張美人,也并沒有什么記載,看來也是安穩度過余生,至于寶慶公主,長大后的她性情純淑,也深得自己哥哥朱棣的喜愛,朱棣也親自為她選取駙馬,并為其制辦豐厚的嫁妝。
搜圖
編輯
至于朱元璋為什么唯獨留下張美人,已經沒人能猜透,但在朱元璋的心中,肯定是大明江山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