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從三個方面進(jìn)行對比:
建筑時間:
清東陵始建于1661年(順治十八年),而一建就是長達(dá)247年的歷史。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一直到民國四年(1915年)清崇陵竣工后停止,建造時間為185年歷史。
想必大家都清楚,古代王朝對于皇陵十分重視的,基本上繼承皇位的皇帝都會選擇給祖輩修繕和擴(kuò)建,所以皇陵時間越長,會讓皇陵的完善度越高,清東陵雖然不如清西陵面積大,但是建筑和內(nèi)部的完善度遠(yuǎn)遠(yuǎn)大于清西陵,在這一點上清東陵就勝清西陵。
帝陵主人:
清東陵總計有217座宮殿牌樓,組成了大小15座陵園,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布局與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墓中主要有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等等,這些人都是大清非常出名的大人物。
清西陵總計有14座陵墓,埋著4位皇帝、9位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清西陵也只能算保存比較好的古代帝陵建筑群。
墓中主要有雍正帝的泰陵、嘉慶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緒帝的崇陵,除了這四位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在著名的人物。
帝陵的主人也決定著來觀看的人流量,如果說去清東陵可以看一下康熙、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反觀,如果去去清西陵唯一吸引的人的就是雍正帝了,這也是清東陵名氣大的原因之一。
開發(fā)程度:
清東陵已經(jīng)開放了9處景區(qū),包括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裕陵妃園寢、孝莊文皇后昭西陵、二郎廟和慈禧陵神廚庫。
清西陵占地面積是清東陵的十倍,其中光緒帝的崇陵和瑾妃墓是最大的景點,可以說吸引人的地方不多,崇陵也是清西陵唯一開放的皇陵地宮。
從開發(fā)的程度上也更加的說明皇陵地宮被盜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清東陵在1928年7月,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被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盜掘;1945年9月,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東陵的冀東軍區(qū)15軍分區(qū)情報隊隊長張盡忠伙同王紹義,穆樹軒、賈正國、趙國正、李樹卿、劉恩、劉繼新等人,明目張膽的挖盜清東陵,致使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一幸免。這也是清東陵開放較多的最大原因。
清西陵中的雍正帝的泰陵、嘉慶帝的昌陵和道光帝的慕陵保存完好,并未被盜,但是光緒皇帝的清崇陵和瑾妃墓(盜墓賊誤認(rèn)為是珍妃墓)在1938年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所盜,光緒皇帝的崇陵是清西陵四大陵寢中唯一被盜的。這也是清西陵開放較少的最大原因。
開放程度決定著景區(qū)的吸引度,而吸引度決定著游客量,這就是清東陵比清西陵吸引人的地方,但悲傷之處就是清東陵破壞比較嚴(yán)重?fù)Q來的現(xiàn)在的繁華。
總結(jié)來看,清東陵雖不如清西陵大,但是在很多方面占到了優(yōu)勢,這也是清東陵能夠比清西陵名氣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