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石青來源于藍銅礦,化學成分是堿式碳酸銅。藍銅礦產(chǎn)于廣東陽春,色相深,硬度小,容易粉碎,石青顆粒從粗到細分為頭青、二青、三青、四青、五青。
雄黃、雌黃:雄黃和雌黃是共生礦物,化學成分是三硫化砷,湖南省有世界上最大的雄黃礦,具有一定的毒性,帶有較為明顯的臭味,雄黃呈現(xiàn)橙黃色,雌黃是帶綠的淺黃色,雄黃用火煅燒分解并氧化為砒霜。雄黃硬度很低,容易被粉碎,雄精是雄黃中質量最好的成分,又稱為腰黃,呈現(xiàn)半透明的鮮紅色。雄黃被日光曬后失去結晶,變?yōu)榇泣S。 石黃:石黃是雄黃礦的伴生物,含有粘土的成分,呈現(xiàn)中黃色。
朱砂:朱砂成分是硫化汞,品相最好的朱砂是貴州省萬山銅仁的汞礦。古代的朱砂主要產(chǎn)于湖南辰州,稱作辰砂,分為箭頭砂、鏡面砂、珠寶砂、豆瓣砂等,呈現(xiàn)朱紅色,硬度較低,顆粒粗的呈現(xiàn)灰暗色,顆粒細的呈現(xiàn)非常鮮艷的色彩。按照粗細分為頭朱、二朱、三朱、。
朱膘:朱膘是制作朱砂是經(jīng)過澄、漂,浮在最上面的比朱砂黃,比黃丹更紅的就叫做朱膘,質地極其細膩,色澤鮮亮奪目。
赭石:赭石來源于赤鐵礦,產(chǎn)于湖北大冶、河北宣化、遼寧鞍山等地。古代產(chǎn)于山西代縣,稱作代赭,化學成分主要為氧化鐵,含有一定的粘土成分,色相因為產(chǎn)地的不同分為赭黃、赭紅、棕紅、棕褐等。
蛤粉:蛤粉是古代中國畫在繪畫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白顏色,又被稱作“珍珠粉”、在日本被成為“胡粉”。原料是經(jīng)過很長時間風化的深海中的蛤蚌殼,經(jīng)過研磨制成細粉,然后調入膠,它的色彩能夠永久保存不退色。主要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和磷酸鈣,其顆粒比鉛白要粗糙,不容易渲染均勻,研磨后才能夠使用,其色澤為暖白色。
云母:天然云母有四種,白云母(銀云母)、綠云母(灰綠色)、金云母(黃金色)、黑云母(深灰色)。云母來源于礦石,在敦煌壁畫中就有云母顏料的使用,其效果具有裝飾感,在使用的時候,在云母中加入膠水,描繪在畫面上,待涂上的色彩干后會產(chǎn)生閃爍的感覺,同時云母也可以來制作底色,“先將膠礬稀釋之后噴灑在紙上,在紙張為干之際灑上云母粉,同時迅速用紙壓在上面并壓緊,讓云母能夠固定住,待干后起稿落墨,同時用水色著染大的色彩關系,畫重彩礦物質顏色,色彩會逐漸艷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