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建七年呂義置葬地記】刻石,近年出土於山東臨沂,豎排陰刻隸書兩行,凡28字,文曰:“永建七年四月廿四日呂義置葬地(首行),信使長樂富貴、子孫千人、訾財百噫。”
此刻石雖表面斑駁,然字跡皆可辨,書風樸實古茂,與漢安三年宋伯望買田刻石等相類。
考其銘文,“永建”系東漢順帝劉保第一個年號(公元126-132年),歷時七年。永建七年(公元132年)三月改元陽嘉,此刻石所紀“永建七年四月”,實誤。“訾”通“資”,意謂錢財。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訾,叚借為資。”《史記·酷吏列傳·杜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孫尊官,家訾累數巨萬矣。”《資治通鑒·漢成帝綏和二年》:“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困,宜略為限。”“噫”,通常作動詞“噯”、嘆詞(平聲)或連詞(通“抑”),此處按文意或當作“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