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孝道與健康

孝道與健康 孝道與財富 孝順父母要注意三個問題(一)

《孝道與健康》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不學禮,無以立,我先介紹自己…
              今天我們講座的題目
        《孝道與健康》
       每次跟很多朋友談論孝道這個話題,幾乎每個人都會講:“誰還不知道孝養父母?誰還不懂孝道?”但是您要真正問一個朋友:“您說孝是什么意思?”他往往回答不出來。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什么是孝。
我們看看中國這個孝字。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文字。我們看這個孝字: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這個老代表老一代,老一代還有老一代;子代表子一代,孩子還有孩子。我們的老一代和我們的子一代是一體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祖先跟我們的后人,跟我們的無盡的后裔是一體的,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體的就叫做孝。我們無盡的祖先通過孝道跟我們無盡的后裔成為一個生命體,是一個生命,是通的,這就叫做孝。如果我們把宇宙看成一家,我們的子女還有子女,我們的孩子還有孩子,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宇宙(盡虛空法界)當中一切社會大眾,是一體的,我們大家都是一家人,是一體的,這就是孝,這就是孝的真實含義。儒家講,天地萬物,皆我同胞,皆我一體,萬事萬物都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就是孝字的真實含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社會大眾是一個整體的。孔老夫子講,“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無所不通,所有的人都是相通的,(我們跟一切眾生都是相通的),我們身體的神經、血管、脈絡會不會通?當然會通。真正孝敬的人,身體的各個經絡都是通的。大家記不記得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老當益壯?就是愈老愈強壯。很多人說我老了,身體一天比一天差了,錯誤觀念。您要真正的有修養的話,您的孝道,您的道德、學問、能力,一天比一天提升,身體會越老越結實,越老越健康,為什么?越老,您的人生修養越深厚,德行越殊勝,您怎么會衰呢。不會衰的。福報和智慧天天長,血管是通的,脈絡通不通?無所不通。我們身體的脈絡跟大自然是通的,怎么會生病?所以您就知道,孝道能治病。

         中國歷史上有位名醫,叫做扁鵲。扁鵲曾經跟一個國王討論醫術,因為扁鵲有哥三個,都是大夫,國王就問扁鵲,你哥三個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說是大哥。國王說:“你大哥我從來沒聽說過有什么名聲。”扁鵲說:“我大哥治病的醫術很高,他看到你,你還沒有發病的時候,還沒有癥狀的時候,他就能讓你的病不發作。你還沒有病的時候,他就能預防你生病。”“那二哥呢?”扁鵲說:“我二哥醫術比我高明,大哥第一,二哥第二。你剛剛有病,還是小病的時候,還沒有演變成大病,他就把你的小病治好了。所以世間的人,都以為大哥不會治病,因為大家還沒感到,自己有病的時候,大哥已經把你的病治好了,您就沒有病了,所以誰都不知道他大哥會治病。其實他大哥是最高明的-治于未病。你還沒有病的時候,就不準你生病,最高明了。二哥,您剛剛有點小病,還沒發作呢,剛剛有了一點癥狀,馬上您病就治好了。大家都以為二哥比大哥強,能治點小病。”扁鵲說:“最不行的是我,我是您這個病已經很明顯了,我才給您治。”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承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我們宣揚《弟子規》,宣揚孝道的人,大家知道,我們這個醫術有多高明,大家知道嗎?扁鵲哥仨加在一起,我們都可以抵的住,沒有病,讓您永遠不生病,您有病,讓你通過去,并且一分錢不花,高不高明?孝道,我給大家講幾個案例,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我們啟蒙中心有個年輕的女老師,女孩子膽很小,驚嚇以后,突然四肢無力,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頭腦很清楚。落實們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去看一看。這個女孩子真的不是裝病的,大小便兩個年輕女老師挽著的,在房間里大小便,她自己也不愿意,但是就是四肢無力,脈絡不暢通啊。我就馬上請中醫醫生,告訴沒事,吃點藥就行了。藥方也開完了,我一看這女老師心里也穩定了,這時候我就對醫生講,我說,孔老夫子講:“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悌之至是因,無所不通是果,她這四肢不能動彈,四肢無力,應該是不通的結果,是不是孝道沒做到?這位中醫大夫講肯定是孝道出問題。我馬上就跟女老師說,“你對父母孝不孝順?”她說:“我孝順我父母。”但是大家想一想,我們信不信?我當時就不信。我就問她,“你對你母親好不好?”她說,“我對我母親特別好。”我說:“好”,我說,“你對你父親好不好?你孝不孝順你父親?”她就不說話了,我就知道對父親有意見,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對父親就不孝順。我說,“你父親有沒有優點?一個優點都可以”,你這個人很老實,就想父親優點。想了半天說,“我父親沒有優點”。您看這個不孝嚴重到什么程度,她還說她孝順父母。我說,“你父親沒有優點,你父親愿不愿意幫助別人?”她說,“我父親跟別人關系處的好”。我說,“好,你就想一件事,你父親是怎么幫忙別人做好事情的,幫別人解決困難,你就想這一件事情。”這個老師也是祖上有德,她很老實。我說完以后,她就開始想,她父親怎么幫別人做好事。五分鐘,我們這個女老師馬上就從床上坐起來了。通不通?然后她問我,她說,“老師,我還吃不吃藥?”我說,“你說還用不用吃藥?”她說,“那我暫時不吃。”我說,“可以,把藥方燒了吧,不用就別要了。”養了五六天的時間,好了。我絕對不是讓大家有病不去看醫生,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境界沒到,您還是要去看的。但是我告訴大家有一個方法。您一面去看醫生,一面反省。我對公公婆婆好不好,我對我自己父母好不好,我對岳父岳母好不好,我對長輩是不是很恭敬。您一面看病,一面去反省自己的孝道,奇效。其實,是什么治好您的病,是思想觀念,是孝道。孝順老人,身體肯定越來越好的。

 

     中國古代有這么一個年輕人,叫做王佑。王佑小的時候,就得了一個很奇怪的病,不知道的名字。父母就領著兒子,到全國各地遍訪名醫去治病,這個病也治不好,所以很多老人就告訴他父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該花的錢也花了,該看的醫生都看了,這個孩子大概就是這么大壽了,王佑的父母也沒有辦法,就把這個事情跟王佑談了,王因也無可奈何,回到家里每天都坐在大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等死。也是人家祖上有德行,突然有一天就來了一個老人,一看就是很有學問的一個人,就跟王佑講:“孩子,我每天看著你坐在這個地方,你干嗎不讀書?王佑就給這位老先深施一禮,說:“老先生,您不知道,我在這等死”,就把自己的情況跟老人報告。這老人聽了以后就笑了,他說:“孩子我告訴你四個字,你試一試。也許能治好你的病,‘敬老得老’”。王因小,不知道敬老得老是什么意思。老人告訴他,淺近的講,敬老得老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你尊敬老人,你會很長壽,得老,得到長壽的這種命運;第二層意思,尊敬老人,你不但能長壽而且很健康,你很幸福、很美滿,你福報很大,因為恭敬生福,恭敬生智慧。王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得到了這個寶。什么寶?大家一定要記住,敬老得老。王佑福至心靈,第二天早晨,他就拿了一個大墊子,放在大門口,只要有一個老人經過他家門口,他就恭恭敬敬的給這個老人磕頭禮拜,就像拜自己的父母一樣,恭恭敬敬,即使這個老人是個乞丐,他也恭恭敬敬地拜。父母親戚朋友看他奇奇怪怪的,他父母就想也沒有什么違背原則,也活不多長了,算了,任他吧。沒想到,這一拜下去不要緊,過了兩三年,他身子骨結實著呢。父母一看,很喜悅,念書吧,后來就娶妻生子了。王佑高壽九十二歲,子孫滿堂,很幸福。臨終的時候,還很清楚,就把他的后代子孫都召集起來了,說:“這一輩子我也沒給你們留下什么,但是我們傳家寶就四個字,敬老得老”。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這四個字就足夠了,孝敬老人。
孝道能治病,在我們的人生經歷當中,在我們推展《弟子規》當中,我們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故事。我再講幾個給大家,來給大家增長信心。

           海城市有個王先生,他特意跑到鞍山來,我并不認識他。他非常感動,他跑到鞍山來把他的故事告訴我,讓我告訴天下的人,來表達他對孝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恩。孝道救了他一條命。這位王先生對母親還很孝道,但是很奇怪,他老跟父親打架,有一次打到什么程度呢?跟父親吵起來了,把父親氣的,父親出去喝酒去了。他母親就批評他,說你這樣做最違背天理的,老天會懲罰你的。因為不孝是最大的罪過,不孝傷天理。但是他年輕氣盛,不接受母親的意見,過了兩天他就得了一種怪病,就是偏頭痛。這個頭一半痛,因為他的單位很有錢,住院。住了半個月的院,越打針他的病越重,他曾經聽過我們的課程,他也記得王佑的故事,是他祖上有德行,他突然就知道了,可能我這個病,是因為不孝父親造成的,如果我不敬父親的話,我不跟父親檢討,我可能這個生命要交待了。后來發展到什么程度呢,他這個偏頭疼,他這個手不敢動頭發,手要是觸到頭發上,一半頭痛的受不了,像針扎的一樣。實在是太難受了。他就決定去找父親檢討,那天晚上他就去父親的房間,等父親回來。平常父親都是六點鐘回家,那天就好像考試一樣,九點鐘才回家。因為他坐在房間里也沒有開燈,父親走進房間以后,也許那兩天心境也不好,就頭朝里上床就躺下了。他一看機會來了,錯過這個機會,這個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將來就很危險,他就走到父親床邊,給父親行禮,說對不起。父親不說話也不原諒他。人有善愿,天必成之。他這個時候良心發動,孝心生起來,他就想,如果父親不原諒我,我今天就跪在這兒,馬上就跪在地上給父親磕頭,父親也不說話,他也有恒勁,他說父親今天不原諒我,我就不起來,我就跪在這兒求懺悔。父親也不說話,他就跪在那。跪了五分鐘的時候,他說莫名其妙,突然一種難過的心境從內心生起,內心覺得特別難過,特別委屈,淚如泉涌,痛哭流涕,一共哭了十五分鐘左右。為什么知道十五分鐘,他父親回來的時候,他母親怕他爺倆在里邊打架,就在門口聽著,他母親告訴他哭了十五分鐘左右。他父親說行了,以后好好做人,快起來。王先生也不起來,他二十七歲,還跪那哭。又跪了十五分鐘,一共半個小時,痛哭流涕。終于把他父親感動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心一軟,父親就下床把他扶起來。母親在門口一看,馬上進屋了,你爸都原諒你了,就行了。馬上母親就挽著這個兒子洗臉。第二天早晨,醒過來以后,這位王先生告訴我,他說我的五臟六腑就像被清凈的泉水洗過一樣,清清涼涼,特別舒服,我二十多年的人生,沒這么痛快,沒這么舒暢,這個孝道太好了。上班這一天精神愉快,晚上回到家他母親拽他進房間,他說你看看你,他說什么事,他母親領著他到他跪的那個地方去看,他家紅色的地板,他跪在那哭,他不是沒動地方嘛,他跪在那個地方,有八個小白點,是啥?他那個淚水,把紅色的地板漆漂白了,毒素大不大?所以我的一個朋友,聽到我們課程以后,他說為什么女的比男的長壽?因為女的愛流眼淚,毒素都流出來了,身體放松了,很有道理。很多朋友來找我們討論,家庭痛苦,人生很痛苦,說一說就流眼淚了,這時候別給遞毛巾,不要遞,干嗎呢,讓她哭,讓她哭出來,她哭通了以后,她身體就放松了,毒素也排出來了,精神也放松了。好,讓她洗洗臉,咱們坐下來倒杯水再談,效果非常好。這個王先生找到我,他說如果我不聽你那堂課,我不來給我爸磕頭,哭了半個小時,肯定是祖宗保佑我了,要不你看我內心的毒素,都能把紅色的地板漆漂成小白點,你說我這個身體能受的了嗎?所以千萬不可以跟父母發脾氣,做人的根本是孝道。

 

 

          孝道展開就是倫常大道,所以夫妻不和睦;跟領導同事不和睦,工作不認真;兄弟不友愛;朋友之間沒有信用等等都是不孝啊!東漢的醫圣張仲景先生就講:人稟五常,以有五藏,五藏圓真通暢,人即安和。五藏的藏,就是五臟六腑那個臟,但是這個藏,更貼近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我們現在寫五臟的臟,是月字旁加個莊字,莊稼的那個莊,其實這個藏,和我們的五藏的臟是一個意思,但是這個藏更接近自然真實。東漢的醫圣張仲景先生,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說一個人五藏能夠圓真通暢的話,人就很快樂,安和調適。怎么能讓五藏圓真通暢呢?醫圣張仲景先生講:人稟五常,以有五藏。人能守住孝道,能夠守住倫常大道,您的五臟六腑就會很通暢,您就會很快樂。人稟五常,這個五常是指的什么?我來給大家念一下,《白虎通》是一部書,《白虎通》是這樣講的,“五常者何?”什么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也。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他把五藏和仁義禮智信做一個對照,它是相應的,肝仁、肺義、心禮、腎智、脾信。所以大家要是有病的話您對照一下,奇效。您要是改了,效果明顯。孝道落實在生活之中就是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就是孝道。我們簡單地說:當我們落實倫常大道,落實孝道的時候,我們的五臟六腑是圓真通暢的,人就安和調適。但是您不落實倫常大道,特別是您不落實孝養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的時候,您就會出現一些癥狀。我跟大家報告,您現在就對照檢查,效果很好。您試一試。有一些癥狀跟不孝父母有密切關系。不孝父母,不尊重老師,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丈夫等等,往往就會有這樣的癥狀。今天跟大家報告,神經衰弱、腦血栓、高血壓等等。您為什么血壓高,您血壓為什么不低?脾氣大,不敬父母,不敬丈夫,就這個癥狀。不敬領導,心臟病、頸椎痛、肩部的疾病,都是不孝父母,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丈夫,就這個癥狀。大家要改的話會收到奇效。心臟病,心禮,禮是什么?天然的秩序。人能守住倫常大道,您心臟病肯定沒有。很多的妻子給我們打電話過來反饋,頭痛十幾年,頭里面痛,現在孝順老婆婆以后,給老婆婆磕頭以后,尊敬丈夫、尊敬領導,現在頭不痛了。包括很多人心臟病好了,太多了。所以我一再跟大家來討論這樣的話題,為什么?您回家試一試,您就試一試,您看看效果怎么樣,這種效果決定不止是治病。因為我們孝道通了以后,大家知道,不但是我們身體健康,人即安和了,我們一個人和我們這個家族都安和了,并且我們力行孝道、落實倫常大道,還能給別人做一個示范和榜樣,您這個影響力就非常非常大,您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落實的一個樣子。您很幸福,您很美滿快樂,讓別人一看,您怎么最近臉色這么好看?您過去有病現在怎么沒病了?告訴他我落實孝道,我就把《弟子規》做了一兩條。我就這樣,您是否試一試,又不花一分錢。每個人落實以后,就跟我們祖宗通了,為什么?孝道、《弟子規》是我們祖宗傳下來的,圣教的根基,您去落實孝道、《弟子規》的時候,祖宗歡喜無量。

      身體好,包括什么?在這里包括一個什么呢?長相莊嚴。這個行孝道的人長相一天比一天好看。我們是有證明的,都不會亂說話的。我來給大家看一個字。大家看一看,這是孝順的順字。右邊的順字是個繁體字。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左邊的這個順字是古寫的。您看順字的旁邊是個山川的川,大家仔細看一看,這個山川的川它像什么?水的流動,是不是感覺很美,很寧靜,很舒暢,很耐看?旁邊的這個字,這個字代表什么?代表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下面這兩個豎呢,代表我們的腿和身體,支撐我們這個臉,這是一個臉,這一個小豎,脖子,這第一橫是代表我們的嘴,第二個橫代表我們的鼻子,第三個代表什么?眼睛,這個豎,額頭,這個橫代表頭發,這代表什么,一個孝順人的臉。像大自然的那個水的流動一樣,那么溫順,那么美好,那么耐看。所以孔老夫子講: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道可以通達我們的身體健康,相貌莊嚴。

                 今天我們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孝道能把我們帶到至善圓滿的地方,孝道,是通向我們人生幸福的大道。我們都知道,我們通過孝道,就是當我們真誠的去愛著,我們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去愛著我們的長輩和祖先,當您真誠力行孝道的時候,我們的長相,我們的健康等等,我們一切美好愿望都能實現。因為孔老夫子說的很清楚,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所以當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的時候,當我們知道,通向幸福的大道是孝道的時候,我們踏踏實實地把孝道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時候,幸福的生活已經開啟了。
今天的講座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孝道與財富》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不學禮,無以立,我先介紹自己…
       今天我們講座的題目
                          《孝道與財富》
   
       我們老人常常講福田心耕,什么心耕呢?簡單的講,福田孝順心耕,福田愛心耕。孝順/仁愛,我們人生的福分和智慧就不斷的增長。儒家有一部經典《大學》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末:不是最后一名,財者,末梢也,財者,枝葉花果也。財富的根本是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孔老夫子在《孝經》開宗明義章中就有講: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是孝道。當我們力行孝道的時候,我們人生的福份就會很好地成長。
我相信很多朋友讀過《二十四孝》,《二十四孝》里面第一個孝子是誰?舜王。舜王他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沒有什么文化,但是舜王對父母至孝。孝敬生福,孝敬生智慧,因為舜王他這一份孝敬之心,大幅度的提升他福分、智慧,大幅度地提升他的心靈的境界,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民通過孝道就走到了一個國王的位置上,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把皇帝的位置讓給他。“富有四海,宗廟享之,子孫保之。”孔老夫子說,“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一個人有德行了,一定會得到與德行相應的地位、福祿、名分,還有最寶貴的長壽,您全部都能得到,只要您有德。因為厚德載物啊。
      很多朋友講,我這一生,可能都達不到舜王的那種孝順的境界。那么我們退一步講,我們做一個為人子應盡的本分的孝道,應該做到吧,我們深信,就您這一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孝道,一定會保證,你這一生的財富不會缺乏,你的工作會穩定,不會很辛苦。因為什么?你有德行。我認識一位先生,他小的時候特別貧窮,他跟他母親住兩間房子,一間房子是廚房,另一間房子就是臥室,是個小平房,上廁所,是幾十戶人家用的一個廁所,家非常貧窮。但是他小的時候就非常孝順父母。他父親去世以后,他跟老母親相依為命,特別孝道。二十多歲了,他母親就到處找人,給他找對象,找了好多個,談不成。他母親就奇怪了,怎么都談不成呢?后來母親一打聽,明白了,原來她兒子談對象的時候,第一次看到女孩子,這個先生特別孝道,也很淳樸,就問人家這個女孩子,你能孝順我媽嗎?你要是能孝順我媽,咱倆就成,不孝順我媽,咱倆就別再談了。他母親也很上火,包括親戚朋友也想,你家這么窮,搞一個對象就不錯了,還有條件孝順你媽。這位先生做的對不對?他母親就勸他好幾次,說我能活多少年,你找個對象我就安心了。他說那不行,我找個對象跟您打架,您能不上火嗎?還不如我孝順您,您多幸福。老母親一聽孩子這樣講,是又歡喜,又難過。母親內心很安慰。大家想一想,這么一個窮人,但是很孝順,能不能找到對象?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他的太太,有一天也是偶然的聽人家一說,有這么一個男士,有這么一個條件,他太太就很歡喜: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一個人,這么孝順。就跟介紹人講,你給我介紹介紹,看我有沒有這個緣分。因為他的太太很孝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個人一見面后怎么樣,兩棵相同的樹,就站到一起了。所以這個先生跟太太結婚以后,兩個人對老母親恭敬孝順。他們倆就商量,咱們倆都沒工作,做點小買賣吧。結婚以后,他倆就做小買賣,第一年就爆發了,后來他倆就買了很多商店,變成很有名的一個富翁。有一次,這位先生來聽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聽到我們講課以后感動了,他一定要請我們吃飯,吃飯的時候,我就問這位先生,我說你為什么,今天一定要請我們吃飯?他說我今天只聽了你們半小時的課程,我才明了,我為什么能發財。其實我并不會做生意,我的朋友讓我干啥我就干啥,我跟我的朋友一起干,我能掙錢他就賺不到錢,我一直不知道為什么。今才知道,原來我這個福都是在我母親身上培來的,我并不知道孝順母親能給我帶來這么大的福報,我就覺得我應該這樣做,做人的原則應該是孝道,沒想到得來這么大的福報。所以鄭玄鄭夫子就講:“富貴不可求而得之,當修德以得之”,您不要去求財富,如果您想求財富也可以,怎么求?盡德、孝道,財富就來了,用德行來召感這個福分。《百孝篇》講得很透徹:“孝子貧窮終能好”。現在我們就會知道君子求財,取之有道。哪個道是什么道?孝道。
      我們的一個老師,夫妻兩個人做生意做了二十年。沒有推展中國傳統文化以前,她是做生意的。她說,我現在出去掙錢,一年掙二、三十萬肯定沒問題。但為什么不干了?有一次,我們夫婦倆到她們家里去串門,因為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她就給我倒水、說話。她說孫老師,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她說,別人都以為咱家會超過一千萬,以為咱家多有錢,其實我老也沒達到這個目標。我說為啥呀,你買賣做得這么好。她說我們倆口子都品出來了,品出來什么味道,就是咱們家的財富,攢到一定的額度以后,再增加咱家就出事了。她家的錢存款超過這個額度她家就出事。我說出什么事?孩子有病,咱們兩口子有病,再不老人有病,就大量地花錢,這個錢一旦花到這個額度底下以后,降低到額度以下,她家的財富,她家的這個孩子的病馬上就好,她家孩子就沒病。所以現在她家做生意,掙錢接近這個數額的時候,她們兩口子就心驚肉跳,她說我還不好意思跟別人講。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我把這水杯端起來。掙錢,就是往咱們家的水杯里倒水,但是大家知道,誰是咱家的水杯,裝財富的杯?大家知道嗎?我們家什么東西裝財,能存住財,德行,厚德載物,德行就是杯。德行是杯,財富是水,我們開始掙錢,不能再掙了吧,再掙它存不住,您不白辛苦嗎?老人講的,不是進法院,就是進醫院。咱們家這道德是一定的,其實現在社會很多人不盡德,道德都下降,他裝錢的杯,越來越小,就算他德行是一定的,他不積德,好,杯是一定的,掙到這么多,再不能掙,這就是額度,再多了,滿則溢。她聽到我們這么說以后,她就知道,自已有多大的德了,為什么?您有多大德,您就有多少福分。所以他們兩口子現在不掙錢了,明白了,她現在不做生意了,全心全力推展中國傳統文化。她說我還是讓杯,我把杯做大一點,掙錢是次要的,有多大杯,將來就有多大的福分。孔老夫子講得很透徹,夫子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為什么?德能感動一切美好,所以大家要知道,孝順是根,德行是本,財富是果實,當咱們大家的孝順、德行不斷提升,我們家的財富的枝葉花果就會愈來愈繁榮。

 

(待講座熟練時可加:在臺灣有這么一個新聞,我們老師講的。這個先生,那是四十年以前的事了,他在部隊里當兵,他是少將,少將的肩膀上扛兩顆星,他的福分有多大,多重?兩顆星的果實?少將工作很努力,上級就提拔他,變成中將,中將怎么樣?肩膀上三顆星,它這個果實變三顆星了,沉不沉,是不是重了?能不能擎得起,很難講。上頭的紅頭文件已經下來了,內部的這些行政人員都知道,既然已經升為中將了,那就請客吃飯。他也很歡喜,晚上就請大家吃飯,吃飯的時侯,喝酒喝多了,腦溢血,就死在酒桌上。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他的福分,他的德行,跟少將,兩顆星相應,再大了行不行?不行。所以我們老人就知道,您的福分是一定的,它是跟德行相應的,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有財此有用”,這句話什么意思?當我們力行孝道,廣積德行的時候,咱們家財富這個果實越來越好,您的地位,您的財富,您的壽命,都會越來越好。但是大家要知道,我們盡德以后,福分很大。我們要用這個財富來干嗎?我們看看大自然的表法,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它都是來表達孝敬的,大自然的萬有,都是用來行孝道的。
(待熟練事可加:大家看一看,這一縷溫暖的陽光,每天照耀著我們。大家想一想,陽光每天普照大地,有沒有向人類來收一分錢的費用?說你不給我錢,我明天太陽不出來,有沒有這樣的?沒有吧。天旱的時候,天熱的時候,我們希望上天能下清涼的細雨,天下雨的時候,有沒有跟我們收費,說一畝地交多少錢,我才給你們下多少雨,有這樣的嗎?沒有。它就在表達孝敬和仁愛。)
您看看,森林里面,您到森林里面去看,原始森林去看,樹根上有一層厚厚的葉子,那是干嗎的?為什么樹根上有一層厚厚的葉子?根吸取養分,來滋潤這棵大樹的枝葉花果,讓大樹繁盛,大樹知不知道根的恩德?肯定知道。所以原始森林里面的樹葉和花果,到深秋的時候,全部都落在根上,知恩報恩,來表達孝敬。好,再看花,花開得很美,花知不知道孝道?我們有首古詩里面有講:落紅不是無情物,下一句是什么?化做春泥更護花。花有沒有情?花有真情,孝敬。花很美,大家贊嘆花的時候,花也在想,我要報答根的恩德。當花凋零的時侯,它落在哪里?落在根上,化做春天的泥土,來報答根的恩德。那么我們用福分來干嗎?我們有錢了,我們有錢了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要用我們的財富、地位,我們的福分,力身行道,揚名于后世,貢獻國家、民族、社會,以顯父母,以顯祖宗,光耀門楣。是為了給后代子孫帶來很好的榜樣,我們用人生的智慧福分去孝敬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長輩、祖先,去孝敬咱們家族大樹根的時候,孝悌傳家,我們家族這棵大樹就會進入生生不息的局面。
(待熟練事可加: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這就是中國人,老祖宗的智慧,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大樹,為什么不倒?所有的后人,都全心全意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福分,來回報根的恩德,所以中華民族這棵大樹,五千年,生生不息。我們現在已經有跡象表明,中國傳統文化在復興,中國的經濟在騰飛!我們深深地相信,我們諸位,我們一起努力,我們就會再造一個,中華民族興盛的太平盛世!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這份責任,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就從孝敬心開始,從家庭和睦開始。)
         《大學》也講:“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話什么意思?悖就是違背道德,錢,如果您用違背道德的方式進來的話,它也從不好的道走出去,這是什么意思?老人講得很透徹,錢怎么來,它就怎么走,錢怎么來就怎么去。
    我們曾經看到一則報道,一個先生正睡覺,突然聽到公安局追小偷的聲音,這聲音越來越近,他怕小偷跑進他家的院子里面來,就穿上衣服,到院子里面看著,就聽到小偷把包裹扔到他家院子里,就跑遠了。他早晨打開這個包裹一看,全是錢。這先生沒見過這么多錢,他心動不動?見得思義,您不可以動心的,因為什么?您得到地位、財富、名份的時候,您要想一想,我得到這份福分,符不符合仁義道德。但是這位先生動了心,本應該把錢交給公安局,還給丟錢的人,人家也很著急,也很難過。他沒有,風聲過了以后,就用這筆錢做買賣,暴發了,但是還沒有到十年的時間,突然有一天就被一伙歹徒,把他家里洗劫一空,一個晚上,他家又回到原來。所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能巧于計謀,天會怎么樣?天更巧于報應。所以我們的一個觀念,一句話,一個動作,不是沒有人知道,老人常講:“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人間說一句悄悄的話,您以為沒有人知道,上天聽到您的話像什么?像雷聲那么大,不會沒有人知道。所以做人干干凈凈,您有孝敬、仁慈,您積德,您的幸福美滿才會長長久久。

      這段經文是《太上感應篇》的一段,我們先看第一句,“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到這兒,第一句話,我們先看一下:橫取人財,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財富。橫取人財,會造成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漸至死喪,妻子、家人會出現什么狀況?如果很過分的話,能讓妻子和孩子,乃至先生死亡,很嚴重的話。黑龍江有一個案例,他的妻子就是一個普通的職員,先生是縣里面一個很有權勢的領導。他們夫妻兩個人感情很好,他太太突然就得癌癥了,先生就領著太太到全國的各大有名的醫院去治療,一共花了一百五十萬。后來我們就想到,您再能掙錢,兩口子可能存錢存一輩子,也達不到一百五十萬,錢從哪里來?一定是不正常。您看,錢花了,把妻子的命給搭進去了,什么意思?漸至死喪。原因在哪?橫取人財惹的禍。 錢不干凈惹的禍。
      很多朋友講,我沒有那么大權利,也沒有那么大的聰明智慧,我掙不了那么多錢,我打點小麻將,掙點錢,偷稅漏稅,該交的錢,該交兩塊錢的稅,非要交一塊錢,算不算橫取人財?打麻將,打撲克,偷稅漏稅,還有彩票,都不算正當生意,并且咱們家用一塊錢,是不應該得的您得了,都有副作用。現在我把副作用告訴大家,大家要注意,什么副作用呢?若不死喪,說您還沒有達到那么嚴重的程度,但是您也是打麻將,打撲克等等,偷稅漏稅,短斤缺兩的,行不行?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您就會有什么呢?水災、火災、盜賊,有盜賊偷您家東西,遺亡器物,這干嘛呢,丟東西,東西莫名其妙就丟了,疾病,有疾;口舌,家庭不和睦。您看有幾個打麻將的家庭和睦的。口舌諸事,以當亡取之值。您妄取,您取得財富不符合倫理,不符合仁義禮智信,不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偷稅漏稅在里面,不可以的,您會產生這些問題。
     所以司馬光先生就講:“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您留錢給子孫,子孫不一定能守得住的;“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很厚的經典,您留給子孫,他有沒有那個清凈心去看,很困難的。司馬光先生告訴我們,“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古代的圣哲人,他們給子孫留什么?陰德,德行,孝順,愛別人就是德行。圣哲人告訴我們,要留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這里一個很大的暗示,暗示什么?德行能穿越時空,能照亮我們萬代子孫光明的前程。東漢時期,在東萊有一位太守叫楊震,為官清廉,常常為國家舉薦一些好的人才,為國家服務。當時舉薦一位讀書人王密做昌邑縣令。有一次,楊震辦事路過昌邑,晚上王密給楊震送來一壇金子,以表達他對楊震的感激之情。大家想一想,楊震會收這箱金子嗎?不會的。楊震拒收這箱金子。王密說:“楊大人啊,您收下吧!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楊震說:“怎么是你知我知,還有天知地知”。王密聽完之后,覺得很慚愧。楊震的德行也傳遞給他的后代子孫,他的兒子秉、孫子賜、曾孫彪都位置三公,做高官。楊震沒有收這些黃金,他吃虧了嗎?沒有,他贏得的是更大的功德和庇蔭子孫的福份。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福及子孫。而這個陰德不只庇蔭后代,這個陰德在積累的過程已經成為子孫效法的榜樣了。所以孔夫子、范仲淹先生、楊震先生留有陰德,也留下了處事待人的規范給后代學習。傳家有道唯孝悌,能孝悌傳家,家風必然可以興盛不敗。所以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以后,特別是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了,這一生都不要做別的,就是盡德,我們力行孝道,去真誠的孝順我們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去孝順我們的長輩和祖宗,然后把我們的孝道擴大,我們用孝順父母的心,去孝順一切人,我們用真誠的孝敬,去孝順萬事萬物,去愛天下的蒼生。您這份德行,就能庇蔭我們無盡的后裔,讓我們后代子孫,幸福、美滿、智慧。
孔老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人生幸福德根本。“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當我們真誠地孝順我們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長輩祖先,并用這份孝敬心,愛天下的父母,愛一切社會大眾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一定是至善圓滿的幸福生活,我們的人生一定是光明金色的人生。
謝謝大家。

 

 

 

孝道與健康 孝道與財富 孝順父母要注意三個問題

自信從自我欣賞開始-求醫不如求己-真心就是大智慧(精)

人人都有潛能[潛力]可開發——不論你的年齡、性別和背景

人性的經典總結(珍藏)

人生最實在的大實話(句句真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弟子規》解讀之:孝致家和萬事興 — 開啟和諧幸福的鑰匙(孝道篇)(3)
最徹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做人先有德,孝為德之本
第12節:"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1)
《弟子規》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德目
興盛不衰的家庭,往往有這三個特征,有一個也不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湘西| 安仁县| 临泽县| 宜宾市| 伊春市| 清苑县| 太康县| 榆中县| 齐河县| 临洮县| 灵丘县| 定南县| 马尔康县| 澎湖县| 锡林浩特市| 谢通门县| 多伦县| 辽宁省| 竹山县| 安仁县| 龙山县| 霍山县| 荣昌县| 万山特区| 佛教| 高清| 金昌市| 巫溪县| 卢氏县| 余江县| 鄱阳县| 黔江区| 潮安县| 周口市| 牙克石市| 辽阳县| 贡嘎县| 三穗县| 江津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