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當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樂,意為根,托滿家,和顏悅色。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兒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無內顧之憂,能報效社會,立身行道,揚名顯親。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會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業。才能家道長久,福祿長享。
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女人如水一般隨圓就方,合五色調五味,原質總是不變。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
如水能養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處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認不是,是為女人的本分。
女人多事,男人無志;女人不柔,家財不旺。
婆媳道
家庭內的婆媳,全是自外姓來的,到同一個家里,如同母女。
道在恩義并用,相處合道,能侍奉終身。
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鬧得家務不合分居另過,家庭分崩拆離,家道不興。
婆婆就是當媳婦多年熬出來的,等到娶了兒媳,便當了婆婆。媳婦是在家當姑娘,一出閣到了婆婆家,便當了媳婦。
婆婆是早來的,一切事務全都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婦領到道上,待媳婦如女兒,不知道的告訴她,指導她,不得做難。
本來媳婦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揚短處,或以大壓小,用脾氣來管她,說話盡種惡因,婆媳哪能發生好
感情?
每個家婆應設想到是自己的女兒嫁進這個家里,家婆應疼愛兒媳如同愛自己的女兒。如做不到,兒媳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她以后的媳婦,造成惡性循環。
說話常提兒媳長處,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兒媳如有過錯,婆婆趕快兜過來,先寬容,后再背后指教她,千萬不可與她吵鬧,媳婦自然會感恩、報恩。
當媳婦的,愛自己的丈夫必須要愛自己的公婆。明白沒有公婆就沒有自己親愛的丈夫。體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勞碌,費盡心力,才把兒子養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對婆母言行產生怨煩。
做媳婦的應該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
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婆媳所愛之物,我當愛之;所愛之人,我當敬之。準能得婆母的歡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順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當媳婦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報。不要煩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對老人盡孝等于自己不要福報,也不會有福報。
不孝公婆,種下如此之因,待兒女長大之后,定也會受兒女不孝自己之果報。
公婆如同一家之樹根,想要枝繁葉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樹根,往根上施肥、澆水、松土。
家和萬事興,要想夫貴子賢,就要孝敬公婆,日后準能發達。否則富貴花間露,榮華草頭露,皆不能長久。
家庭內的婆媳,全是自外姓來的,到同一個家里,如同母女。
婆婆就要把兒媳領到道上,待媳婦如女兒,不知道的告訴她,指導她,不得作難。
做媳婦的應該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孝敬。
古人云:
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報,不要煩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對老人盡孝等于自己不要福報,也不會有福報。
子女道
子女是一家的天貴星,以孝為根。
為人子女,年幼時,很難在生計上幫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讓父母擔憂。不讓父母擔憂,是最大的報恩。長至成年,要盡心盡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作為子女,應以盡孝為已任。能承祖業,弘揚家風,立志超過前輩。
給老人物質上的
滿足,那是一種義務,還不算孝。“孝”是完善自己的本分,給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是真正的孝。
“順”,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放心,即使父母明顯是錯的,也不當面頂撞。父母有過,不但不埋怨父母,還把父母該做的事情也完善起來,這叫做為父母補漏。
父母有過,子女能為他們補漏,才真正是一家人的天貴星。若一味順從,難免陷親于不義,也不算真孝。
我們的
生命降臨在這一家,等于是和這一家的
生命有緣。好,是你命中的福報;壞,也是自己的緣分。有痛苦有煩惱,是這一家在成就你,磨練你,成全你自己的果報,同樣要感恩、報恩。
不管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不孝。
想盡孝,要從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誠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盡孝,必須清三界。
“孝親必得孝親之三界”。三界指性、心、身。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養父母之身。孝心要處處順父母的心,父母所愛何物,我必愛之;所近何事,我當奉行之;所親何人我當敬之。孝性務要使老人天性和樂,面無愁容,不使老人動性,含怡弄孫,以樂天年。
孝分有理孝,事孝,身孝。理孝,就是要尊重理解老人(父母);事孝,就是我們盡已所能為父母提供物質方面的需要;身孝,就是我們要完善自身本分,不讓父母擔憂。
給父母吃穿是孝身;讓父母順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
快樂,不令父母操心,這是孝性(性界)。
子女不孝,就不會有福報。
子女孝順,父母自然就長壽;父母長壽子女不孝順,那就給父母一生帶來很大的煩惱,這樣的子女成了敗家星了。
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
快樂,為盡孝;老人臨終能令其安祥含笑而去,算是盡孝盡到頭了。
子女是一家的天貴星,以孝為根。
作為子女,應以盡孝為已任。能承祖業,弘揚家風,立志超過前輩。
不管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不孝。
子女不孝,就不會有福報;子女孝順,父母自然就長壽。
兄弟姐妹道
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輔星,以義為根。
“義”就是無條件的幫助,不惜一切代價。一人有難,其他人要到位幫助,條件好的應該盡量幫助條件差的。
若同室操戈,同根相煎,會令祖上蒙灰,而且自己勢單力薄,孤立無援。若兄弟姐妹間不能相親相愛,父母一定憂心,孝道仍不能圓滿。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幫助、相互補漏。
得到兄弟姐妹的幫助,要懂得知恩、感恩和報恩。
兄長是半個家長,要以身作則,助父立業,協助父母完善一切。要承父母志,繼祖先德。
兄長對弟妹要像父母一樣有
愛心。
當弟妹的應該把自己的兄長當作長輩;兄長做不到位的要為他補上。
不傳是非閑話,不怨兄長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