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會對人體造成很多傷害,同時也增加了環境污染。近日,英國專家發現了吸煙的另一大危害,即吸煙會影響人的精神健康。
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精神病學專家湯姆·赫弗南和安娜—瑪麗·馬歇爾在《對話》雜志中寫道,煙草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50多種為自然界已知的有毒物質,包括一氧化碳、丁烷、砷、氨、甲醇等,長時間吸入這些有毒物質會損傷大腦,造成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
諾森布里亞大學研究人員曾在《精神醫學前沿》發表論文說,煙民的日常前瞻性記憶即對未來事件和活動的記憶較差,如果還重度飲酒的話,就是雪上加霜,這方面記憶更差。近期一些有關吸煙健康危害的研究顯示,吸二手煙或者被動吸煙人群同樣受煙草危害,出現肺部、心血管疾病、認知和記憶問題的風險同樣增加。
文章還說,戒煙有助促進健康,改善認知能力。這可能源于戒煙后大腦皮層逐漸增厚,這一區域在信息處理和記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大腦皮層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薄,吸煙會加速這一趨勢,而戒煙后會有一定程度的修復,但不可能恢復到從不吸煙人群的厚度。
吸煙DNA易受傷 肺部最明顯
2016年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據統計:目前在癌癥中,肺癌發病率第一,死亡率也第一,中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30年來,肺癌死亡率狂飆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癥死亡的22.7%,已成為中國癌癥死亡第一殺手。
11月4日,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等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科學雜志《自然》上發表研究結果稱,吸煙量越大,DNA越容易受到傷害。一年持續每天抽一包煙后,肺細胞的基因會出現150個變異。
報道稱,其中,變異數量最多的是肺,其次是喉、口。基因變異被認為會增加癌癥發病危險,這一結果再次告訴人們禁煙的重要性。這是首次有研究分部位解析吸煙影響。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項目負責人柴田龍弘表示:“若能探明發生變異的原理,將有助于預防和治療癌癥。”
據悉,該小組解讀了日本等亞歐美地區5000多名癌癥患者的癌細胞基因組。根據患者的煙齡推算每天吸一包煙的影響后發現,一年間肺、喉頭、咽頭、口腔分別發生150、97、39、23個變異,且會積聚一生。膀胱為18個,肝臟為6個。
江蘇省腫瘤醫院肺癌診療專家陳仕林主任醫師介紹說,吸煙的患者以肺鱗癌多見,非吸煙患者以腺癌多見,雖然近年來腺癌發生率增加迅猛,但肺鱗癌患者多為中央型,發現了常為晚期,手術治療的機會少,更需要重視。
印度科學家:瑜伽和冥想是戒煙的有效方法
據外媒報道,印度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做瑜伽和冥想有助于成功戒掉煙癮。
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吸引了1000多名志愿者參加其中。通過調查和觀察煙癮的不同形式,科學家發現,近85%的人能夠通過做瑜伽和冥想來戒煙。
約62%的定期上瑜伽課的志愿者在練習瑜伽第一個月內便可成功戒煙,而不定期練瑜伽的人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可戒掉煙癮。
科學家們稱,7.49%的志愿者在2-6個月內戒煙,15.47%的人用了一年的時間。除此之外,練習積極思維和素食也有助于戒煙。
世界各國都是如何戒煙的?
2016年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據統計,中國現有吸煙人數超過3億,占世界吸煙總人數的近30%,約有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傷害。為了實現無煙目標,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比如從2015年6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開始實施,對違反禁令的煙民最高可罰款200元,對違規設立吸煙區的單位和機構最高可罰款3萬元。
其實,在控煙方面很多國家已經走在了中國前面,探索出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美國: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美國的絕大多數州都制定了力度強大的控煙政策,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全國戒煙日”的國家(每年的11月12日)。除了公共場所嚴禁吸煙外,他們還十分注重控制未成年人接觸煙草。美國的法律明確禁止18歲以下的青少年購買香煙,同時禁止零售商向18歲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煙,違者將處以重罰。在被稱為控煙最為嚴厲的紐約,更是將可以購買香煙的年齡提高到21歲。即使是電子煙,面向未成年人的銷售也被嚴格控制。
此外,美國一些地方非常注重精神干預,比如定期舉辦控煙展會,通過展示吸煙引起的一些危害來勸誡人們戒煙。洛杉磯市電話公司則為煙民開設“電話戒煙”服務。當吸煙者煙癮上來時,只要拿起電話,撥一個特定號碼,聽筒里馬上就會傳來一些警告語句,以及因長期吸煙引起的劇烈咳嗽聲,以此幫助吸煙者痛下戒煙決心。據說,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收費低廉,效果不錯,頗受煙民歡迎。
英國:獎罰分明
英國的蘇格蘭地區在2006年正式實施禁煙令,時隔一年之后英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公共區域禁煙法律,違反者將被罰款50英鎊;沒有貼出“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將被罰款最高1000英鎊;禁煙場所的經營業主如不制止吸煙行為,將被處以最高2500英鎊罰款。
同時,英國政府向戒煙者每周提供12.5英鎊補貼。輸入到戒煙者電子卡上的這筆錢,可用于在超市購買任何食品,補貼期最長可達12周。英國醫療系統還讓“嗜煙者”免費就醫,醫院還會提供專職健康心理學家,供患者咨詢,出院后醫生會繼續跟蹤治療患者。
法國:設立香煙警察 提高煙價
從2008年起,法國公共場所開始全面禁煙。為落實禁煙令,法國逾17萬名“香煙警察”在公共場所巡邏。這些“香煙警察”由警察、憲兵和軍隊巡邏兵組成,一旦發現有人違反禁煙令,“香煙警察”有權對違令者處以68歐元的罰款,而違規的公共場所將被處以雙倍罰款。情節嚴重的話,吸煙者和經營者將被處以高達450歐元和750歐元的罰款。法國也出臺了一些輔助措施引導煙民放棄吸引。例如,煙民每年可獲得最多50歐元的戒煙補助,這部分錢被歸入疾病保險。
此外,法國還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功能。1993年法國每包香煙的平均價格是1.98歐元,現在每包香煙已經是6.5歐元,如果香煙價格還是每年以6-7%的速度增長,到2017年將高達10歐元。統計顯示,每次香煙漲價,就會有部分煙民開始戒煙。
德國:公司晉升優先考慮不吸煙者
德國禁止在學校、醫院、工作崗位、餐館、酒吧等公共場所吸煙。其中巴伐利亞州和北威州最嚴,吸煙者第一次違規罰款35歐元,最高罰金可達2500歐元。
德國公司在員工晉升問題上也定下規矩,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不吸煙者。一項調查顯示,近四成德國人不會考慮吸煙者做伴侶。
日本:戒煙入醫保
日本是世界煙草消費大國之一,但是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一系列限制吸煙的法規出臺,吸煙者的數量逐年減少。東京市政府規定禁止在皇宮附近的街道吸煙,違者將罰款2萬日元。
自2006年起,日本將戒煙納入醫療保險范圍,鼓勵想戒煙的人在各類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戒煙。戒煙治療科除了為煙民提供可擺脫尼古丁依賴癥的藥物外,還幫煙民實施戒煙習慣的“行動療法”,如想要吸煙時就喝水、吃口香糖、深呼吸,或通過運動等方式抑制吸煙欲望。
韓國:可享受帶薪休假
韓國從2015年起正式在全國所有餐廳等公共場所實施禁煙政策,違者將被罰款10萬韓幣。同時,禁煙令涉及的公共場所范圍還在不斷擴大,包括部分地區的道路、學校、幼兒園等。
為了鼓勵戒煙,韓國政府還開始逐步實施“戒煙休假”制度。國家機關和私營企業的在崗人員如果決心戒煙,可以申請3至4天的帶薪休假。因職工休假給企業帶來的絕大部分損失,將由政府承擔,資金主要從香煙稅收中籌集。